五百武卒,就像一个巨大的磨盘,而一百长刀重甲士就是锋利的刃齿,打开时是一道有进无出的鬼门关,关闭时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大坝。一开一合之间,三四十名武卫营将士就被卷了起来,就被一个漩涡,在磨盘的挤压下,慢慢的变成一个个小漩涡,再慢慢的消散。
几个来回之间,跟着文钦冲出来的第一个百人队已经消失,武卫营的第一次冲锋遭到了迎头痛击,不仅损失了百余勇士,连都尉文钦都被困在了阵中。
他的战旗还在,隐约还能听到他的嘶吼声,但是却没有人敢再轻易的冲上去救他了。
每一个武卫营的将士都明白过来了,眼前的这些魏家武卒绝不是弱者,他们完全有实力和他们争夺天下最强步卒的称号,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甚至比武卫营还要有优势。
比如说那一百名如门神一般的高大甲士。
这根本不是一场以强凌弱的战斗,而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厮杀。
许定及时的敲响了金锣,清脆的铜锣声在战场上空响起,刺破了充斥耳膜的喊杀声,将每一个正在厮杀的武卫营将士从血战的狂热中惊醒过来的时候,武卫营的将士已经损失超过百人。
而文钦依然被裹挟在阵中,无法脱身。
许定脸色铁青,在他的记忆中,这是武卫营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未胜而退,而且是在遭受了重大损失的情况下被迫撤退。这无疑是武卫营战史上的一个耻辱。一个从未有过的耻辱。他不想做这个第一人,但是他不得不这么做,否则这五百武卫营将士很可能被对方全部斩杀。
这里面当然有文钦鲁莽冲动的原因,但许定征战多年,眼光老辣,他看出了更多的东西,也意识到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很显然,魏霸对武卫营的战法很熟悉,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他们对魏家武卒的战法却非常陌生,陌生到了无知的地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他们的傲慢和疏忽,造成了今天的被动局面。
许定后悔莫及。在这方面,他有很大的责任。在他们三人中,他是直接和武卒对过阵的。在樊城。他曾经击退了魏风的袭击。当时魏风率领的就是魏家武卒。在他的印象中,魏家武卒虽然也算得上是精锐,可是要和武卫营相比。那还是有不少差距的。正是基于这个观点,他才会支持甚至是怂恿曹宇和魏霸决战。
可是他根本不知道魏家武卒中还有这么强悍的重甲士。这些重甲士配合默契,战法硬朗,当然不是临时组建起来的,如果自己多花点心思,应该能知道这些信息,不至于遭受这么严重的打击。
许定在后悔的时候,陈泰也在后悔。他虽然不像许定一样有着和魏家武卒正面厮杀的经历,但是他在潼关那么久,对魏家武卒的战斗力也是有所耳闻的,可是他却没见过站在阵前的这百名甲士。而这场战斗最大的胜负手就是这百名甲士,是这些甲士挡住了武卫营的攻击,控制了战斗的节奏。如果他早一点知道魏家武卒中有这样强悍的战士,他也不会同意这场较量。
可是,现在一切都迟了。双方已经血战一场,以武卫营的惨败告终。是接着战斗,用武卫营将士的血肉去消耗那些甲士的体力,还是就此撤退,等找到合适的办法再战?
一刹那间,曹宇、陈泰和许定的心头盘旋着同样一个问题。
可是他们发现哪一个选择都不够好。
退,无益于承认失败,对武卫营的士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如果不能迅速找到克敌制胜的办法,这个心理阴影将会不断放大,最后甚至会影响到整个魏军的士气。
攻,可以想见,肯定要付出巨大的伤亡,甚至有可能将两千武卫营都填进去。如此惨重的代价,是不是承受得起?要知道魏家武卒只是魏家兄弟的部曲,而武卫营却是魏国皇帝的亲军,如果不能像预想的那样大获全胜,就算打平了,对魏军的士气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战场上,魏军阵地上一片死寂,曹宇三人都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
魏霸一听到许定鸣金收兵,就猜到他们的心理,他哪里会给他们冷静思考的时间。
“击鼓,助威!”
“喏。”看得心潮澎湃的传令兵总算还记得自己的职责,挥动彩旗,发出了命令。
听到激昂的战鼓声,未出战的魏家武卒群情激奋,齐声大喝:“战!战!战!”整齐的怒喝声声若惊雷,让阵前的魏家武卒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却让魏军感受到无穷的耻辱。
魏武听到战鼓声,立刻从兴奋中清醒过来,魏霸在战前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仅仅要奋力搏杀,更要注意自己指挥者的关键作用。此时此刻,他意识到自己不能沉浸在刚刚的胜利之中,还要进一步的挑起魏军的愤怒,让他们失去理智,不能让他们冷静思考。
“来人,将所有魏军的首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