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随即上报天子曹睿,如实的讲述了最近几天的战事进程。逆蜀已经放弃武关,退守上洛。他正在率领大军一路追赶,不过追击的先锋司马师不敌逆蜀大将魏霸,中伏受创,三千精骑损失殆尽。这是我用人不明,请陛下处罚。
曹睿随即下诏安抚司马懿父子,胜负乃兵家常事。魏霸是逆蜀少有的年轻奇才,不可轻视。他驳回了司马懿的请罪,要求他胜不骄,败不馁,稳扎稳打,进军上洛,并收复关中。
司马懿对这个结果早有准备,在上疏的时候,他就开始进兵。天子的诏书到达之后,他加快了速度,不过也只是每天增加到六十里,赶到上洛,已经是三天之后的事了。
早在武关大战之前,魏霸就开始经营上洛。上洛的城防不如武关险要,要防守有更多的不利。不过上洛也有便利之处,那就是离关中更近。穿过城西的冢岭山,经过蓝田关,便可以进入关中平原,各种物资的运输要方便得多。
而相比之下,司马懿的大军辎重要从南阳运来,比从南阳运到武关足足远了近三百里,无形中就增加了很多消耗。也许这些消耗的增大现在还看不出太大的影响,可是魏霸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影响将会变得越来越显著,越来越让曹魏难以承受,胜利的天平,将会渐渐的向自己倾斜。
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这是为二十世纪初伟大的民族自救革命所证明的伟大思想,是弱者面对强者的正确选择。
通过武关之战和这场撤退中的反击战,邓芝对魏霸的怀疑减轻了几分。在巡视了上洛城外,他很有把握的对魏霸说:“我可以坚守上洛三个月。”
魏霸哈哈大笑:“有三个月足矣。我相信,三个月内。一定会有重大变化。我甚至觉得,变化其实已经开始,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邓芝也满意的哈哈大笑。到目前为止。蜀汉出兵已经有三个多月,关中还牢牢的掌握在他们的手中。曹魏虽然全力以赴,看起来双方的实力差距非常明显,可是形势却未必分明。从南到北。武关道、潼关和蒲坂津还在蜀汉的手中,曹魏除了强攻之外,没有任何可趁之机。这便是莫大的胜利。曹魏最后就算能够收复关中,他们也将损失惨重,接下来能不能顺势收复陇右,是个非常值得怀疑的问题。
一旦曹魏损失过大,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转变,互相之间的连合纵横,就要纷纷登场了。
“不过。我现在最不想收到成都的消息。”邓芝收起了笑容,忧心冲冲。“成都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
魏霸轻轻的拍着城墙,颌首附和。成都没有消息,便说明永安一带没有战事发生。东吴没有行动,至少没有实质性的背盟,这样一来,蜀汉就不需要三线作战。诸葛亮改变计划,出兵关中,已经让局势变得复杂,一旦孙权再背盟,由长江仰攻永安,那蜀汉势必无法支撑。
所以邓芝说,成都方向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
不过,他和邓芝谁也说不清成都方向有没有消息。成都就算有消息来,也不会直接送到他们手上,必然要先送到汉中,再转到陇右,然后再由陇右的诸葛亮转发到关中。这样一转,他们至少要等事情发生之后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可能收到消息。
这还是在诸葛亮愿意让他们了解局势的情况下,如果诸葛亮认为他们没必要知道这些消息,那他们也许要等到尘埃落定,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说实话,到了这一步,魏霸不知道诸葛亮还会不会把他当成值得信任的对象,有没有把他当成敌人。
……
赵云纵马冲上一个高坡,深邃的目光越过浊浪翻滚的大河,向河对岸的曹营看去。隔着数百宽的大河,曹军大营像一个扁扁的棋盘,在狂暴的河水面前,没有任何震慑力,静静的像一潭死水。
可是赵云却不这么想。
他收到了一个消息,一个让他非常不愿意去相信的消息。
赵云帮魏霸组建了一个骑兵营,前前后后的大约两千人。考虑到蒲坂津要防守的地方不仅仅是渡口,沿河上下百里内,都有可能成为魏军的渡河点,所以魏霸就把这些骑兵交给了赵云。赵云安排他们每天沿着大河上下巡逻,一是练习骑士,二是可以监视魏军的动向。
这些骑兵们说起来由赵云指挥,其实从司马唐千羽到曲军侯,基本上都是魏霸的武卒担任的。他们深知这场战事对魏家的重要性,所以谁也不敢懈怠,每天都很负责的巡逻,防线一直到上游的龙门以北,整个冯翊郡的东线都在他们的警戒范围以内。
他们巡逻得勤,魏军的斥候行动就受限,几乎很难在河西的地界上立足,除非他们远远的绕到上郡去。上郡原是大汉的疆界,不过经过多年的战乱,曹魏的精力都在南方,上郡实际上已经落入羌胡的控制之中。而且绕道上郡,路途遥远,打探到的消息就会延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