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节 转移视线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面对天子的震怒,群臣都是跟受气的小妾一般,大气也不敢出。

  直到刘彻带着侍卫们离开,侍中和尚书们这才一涌而上,悄悄的将那个被天子踢进了下水道的奏疏翻出来。

  好在,那奏疏进水不多,字迹还算清晰,勉强能够看清楚。

  “臣将闾昧死再拜陛下以闻:方今幸甚,老臣幸蒙陛下不弃,为齐王,王临淄千里山河……”有人小声的念起了奏疏上的文字,无数人洗耳倾听。

  大家都想搞清楚,齐王究竟是怎么触怒了天颜的。

  而搞清楚这个事情,有利于大家往后的仕途。

  至少,也能知道一个地雷。

  这可是很关键的!

  知道天子喜恶,从来都是升官发财的不二途径。

  更别提这样的情报非常值钱往后起码可以卖个百八十回人情给人。

  而这奏疏的开头,中规中矩,齐王虽然胆子大了一些,自比天子心腹,但他过去的奏疏也都这样开头,天子也没有不喜欢。

  所以,大家都知道,这后面肯定有问题。

  果不其然,奏折到了正文,立刻就画风一变。

  尤其是在这些文字里,藏着一句话,让这些侍中和尚书看了,也感觉眼睛疼的厉害。

  “莫如和亲便……”有人喃喃念着这句话,然后就破口大骂:“国贼,安敢妄议国政,实在可杀!”

  齐王的奏疏里,洋洋洒洒上千字,说来说去,中心思想就是这一句话莫如和亲便。

  当然,齐王举的道理和事实也很有逻辑。

  譬如,现在,兴师动众,国家动辄就是数万骑二三十万大军,数十万民夫来与匈奴作战。

  不仅仅伤害了百姓的生活安定,破坏农耕,耗费了国家积蓄和钱粮。

  而得利的,却只是军人和商人。

  尤其是后者,靠着战争,大发其财。

  许多淳朴的百姓,都被这些人蛊惑着,放弃了农耕,转而投入工商业,或行走天下,跟着人做生意,或出入作坊,出卖力气。

  这一段,齐王也写的很感人。

  甚至还引用了当年贾谊贾长沙的一些文章来做佐证。

  然后呢,又是扯什么草原风沙大,苦寒,中国人无法居住,要了也没用,还要白白浪费力气和财力物力。小說中文網

  与其这样,倒不如‘和亲’更好。

  而且,现在汉家武力强大‘匈奴必不敢轻汉’恰恰相反,一定会岁贡长安,年年遣使,贡奉大汉天子为至尊。

  所以‘莫不如和亲便’。

  只是……

  侍中们尚书们,将这个奏疏读完。

  心里面都犹如一万头草泥马狂奔而过。

  “这齐王,这是要自绝于天下啊……”有人叹道。

  ………………………………………………

  章武侯府邸。

  窦广国躺在床榻上,拿着汲黯送来的那份奏疏,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王孙,这是要自绝于天下啊……”

  近些年来,窦广国的身体一直就不太好。

  这个三朝元老少年和青年时期,吃过太多苦,落下了许多病根。

  随着年纪增大,这些病痛常常折磨的他彻夜难眠。

  天子见他可怜,命太医开了一种神奇的止疼药,才让他这一两年还能走动,还能说话。

  不然,这位窦氏外戚的擎天柱恐怕早已倒塌。

  即使如此,他也瘦的厉害。

  连他自己也明白,自己是没有多少时间了。

  是以,他现在已经为自己亲自选好了坟墓。

  就在霸陵的太宗陵寝东南,刚刚好与他的亡兄窦长君面对面。

  他巍颤颤的在下人的搀扶下站起来,对跪在床榻边侍奉的南皮侯窦彭祖说道:“彭祖啊,你派人去将王孙给吾叫回来……那清河郡的郡守之职也辞了……”

  “叔父大人……”窦彭祖连忙劝道:“应该不至于此吧……”

  抓着那个奏疏,窦广国冷笑两声:“不止于此?呵呵……吾虽然老朽,但眼睛没瞎,耳朵没聋!”

  “七年前,这样的事情,当然不止于此,甚至于很正常……”

  “五年前也不止于此……”

  “但……现在……王孙这是捅了马蜂窝啊……”

  “天下列侯,无论是新的还是老的,士大夫两千石,不管是谁……若看了此奏,都不会放过王孙的……”

  窦广国原本浑浊的双眼,此刻露出了前所未有的金芒,整个人一下子就仿佛回到了盛年,那个他指点江山,在幕后操纵国政的时代。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窦广国朗声道:“阻人升官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