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头软须扳,退虎任易长关
…………………………
中午吃饭的时候,赵向北看了看赵治勋和加藤正夫的对局。执黑的赵治勋闷头取地,加藤正夫大模样堪堪合拢,看来下午必然要有一场治孤大战。
赵治勋是围棋的一朵奇葩,对于实地的看重和极端的打入治孤是他一生70余个大头衔冠军两个世界冠军的不二法门。那种自顾自的捞取实地的态度简直能让对手郁闷到死,被迫起来大模样却总是在最关键的一手之前被打入。
而赵治勋的治孤更是绝技,不管打的多深,到最后总能活出来。
这和赵向北很有些类似……三村智保觉得这两个人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不,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依田纪基对照着上午的两盘棋进程,低声说,“治勋前辈是顾忌形状和时机的,但赵向北可从来不顾忌什么。相比较于赵向北,咱们以前觉得治勋前辈那些过分手可真不算什么了。”
下午回来之后,赵向北在中.央大飞继续攻击白大龙,而林海峰则再次脱先补掉左边的那个打入。
“这样看来,白棋实地已经达到了100.目。”依田纪基飞快的算出来盘面目数,“赵向北70目。这时候二选一,”他把棋子落在右上角,“这样补之后,目数同样100目,实地上压力不大。但是中央要被林海峰先动手。”然后拿起棋子放在中央,“中央先飞的话,林海峰可以点角挖掉一块实地,这样他就必须要杀龙一决胜负。”他抬起头看着电视上长考的赵向北,“他会选哪个?”
赵向北在长考了整整1个小时.之后,终于还是没能忍住实地的诱惑,向外尖补右上角。这一尖比依田的三三位置更好,比单纯的补角相比上边更厚,对于围攻大龙更有成算。
但是吴清源在研究室里却摇头叹息:“这一手,输了.就是败招,赢了也是昏招。”
这话从何而来?还在赞叹的依田纪基大惊,连忙过.去请教:“难道这样补实地不好么?”
“手段的好坏,是要看时机的。”吴清源连连摇头,“中.央是无论如何不能让林海峰先动的,逃孤总比追杀容易些。如果这时候海峰在这里,”他在中央黑大龙身上靠一手,“这样下来就是打劫分断。白棋有眼,黑棋无眼,打劫会有好下场么?”
但林海峰却比.吴清源所设想的过分的多,先点后靠虽然逃得狼狈不不堪,但也硬是冲出来两个断点,连打劫的机会都不留给黑棋。
赵向北左手的扇子呼呼的摇的飞快,右手的手帕攥出水来落在地板上。
又是1个小时,他冷不丁的放下扇子,抬手挖断白大龙腰眼。
林海峰稍稍一怔之后,终于拿起了手边的扇子,哗啦一声打开摇的十分用力,发出巨大的声响。
坂田荣男问吴清源:“这一手如何?”
吴清源摇头:“暂时看不出来,感觉很过分。”
既然吴清源都表示看不出来,那么在座研究的棋士们也就同样的理解不了赵向北这一手的含义。
林海峰有些迷茫的看着棋盘,不管怎么算都觉得这样挖断没太大意义,除了逼着大龙单官联络之外,对于补中央的断点没帮助。
如果局面广阔那么单官联络显然不可接受,可已经到了大龙对杀的时候,单官显然也就无所谓了。
总不能丢下尾巴上的一串兄弟吧。林海峰犹豫了犹豫,从外面打,同时留下跳下右边搜刮的手段。
吴清源看到这一手,连话都不说了,起身回对局室去。
如果说刚才赵向北那一下大家都在迷茫,现在就连三村智保和张楠这等初段棋手都看出问题来了:这不是典型的先中后么?
围棋复杂之处,在这里就有了一个体现。谁都知道所谓宁失三子不丢一先的格言,而先行的黑棋必须要贴还5目半,由此可知先手对于围棋的重要性。但是林海峰这一打看上去是先手还留有搜刮右下的手段,却是先中后,一番变化之后赵向北多出来中央一冲,林海峰必须补,接下来黑棋不管是补右边还是中央关起,白棋都必须再补一手才能消掉被冲出来的极恶的味道。
这时候,赵向北中央就可以就地搭帐篷做活了,白棋大龙立刻从追杀者变成被围捕的。如果不逼得太紧放白大龙做活,黑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