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章 会诊风波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行政楼会议室内,坐满了院里的权威专家,院长胡西元亲自主持召开了针对南院三号病人的会诊,除了吴敬荣、郑友仁等几名院里神经外科(脑外科)权威,其它科室如普外科、血管外科等也都有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诊。

    作为吴敬荣的学生,张生有幸跟来学习,坐在了最外排靠墙的长凳上,也看到了三号病人的病历材料,患者王富昌已经八十岁高龄,因发现意识丧失入院,伴恶心呕吐、小便失禁。

    经头颅ct检查提示患者右侧丘脑出血并破人脑室,出血量约40mi,中脑导水管阻塞,脑室扩大,中线结构左移,大脑肿胀。病发两小时后实施了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

    术后第五天,患者已可认人、可以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不同意,glasgow评分15分。

    但是就在今天上午,患者重新丧失意识,呕吐白‘色’液体,头颅ct显示并未发现新的血肿。

    张生一边翻看手上的病历材料一边听着院里专家们发表着各自的看法,方才他跟在吴敬荣身后,去病房看到了病人,还偷偷给其号了脉。

    张生感觉到了,有清纯的俏目不时看向自己,但没有抬头,那是同样作为学护人员帮忙分发各种资料的何珊珊,也得到机会进了会议室。

    “是不是术后用‘药’出现了问题,注入‘尿’‘激’酶时用量不够形成了血栓,不然,这个症状没办法解释。小刘,引流是你亲自负责的吧?”郑友仁疑‘惑’的看向他的弟子刘学范,他倒不是推卸责任,现在的症状,实在没有太多可能‘性’。

    在六零一医院各个科室,医生们实际上分了三个层次,一线医生治疗组是由一个有行医资格的住院医生或年轻的主治医生,带着手下的实习或进修医生组成。

    张生,就属于一线医生治疗组。

    二线医生则由一个副主任医师或一个执业时间较长的主治医师担任,是一线医生的上级,他手下会带领着一到两个一线的治疗组。在病人新入院的时候,会带着主管该病人的一线治疗组为病人诊疗,因为‘门’诊一般由二线医生出,所以大概2-3天出现在病房查一次他手下一线医生的病房。

    刘学范,则是二线医生。

    三线医生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担任,统筹全局,如果科室内有多个三线医生的话,会将二线医生也均分给每个三线医生管理。

    吴敬荣、郑友仁等,自然属于三线医生。

    王富昌老人身份特殊,便是术后恢复期也一直由二线医生全程负责一对一服务,刘学范这个郑友仁一手带起来的弟子,每天白天都陪在王富昌老人身边。

    不过不管郑友仁这句话的用意是不是有心,刘学范的脸唰一下就白了,如果如郑友仁所说,那就是自己造成的医疗事故,受害人更是院所属军中一号首长的父亲,要早几十年,都能被扣帽子拉出去枪毙。

    “不会的,我一直按照您说的,每次生理盐水‘抽’吸清洗后注入四万‘尿’‘激’酶,四小时开放引流。”刘学范也不管问他话的是不是他的导师了,急急的分辩。

    会议桌上,院长胡西元面前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他接起来说了两句,立时神情一穆,说:“王司令员来了。”

    会议室内专家们脸‘色’都为之一变,六零一是海军医院,王司令这位海军司令员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顶天的首长,偏偏现在王老人的症状,谁也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讨论了半天,也没个具体的治疗方案应对,王司令员来了,叫大家怎么汇报病情?

    不过该来的总会来的,在院长胡西元带领下,一大票人匆匆出了会议室,从二楼往下下的时候,和迎面几名戎装军人正好碰了个对脸,显然,王司令员的车进了医院大‘门’,电话才打了上来。

    胡西元带头,带着医院专家们行军礼,也甭管在不在军籍,见到王司令员的第一面好像你就成了他手下的兵。

    王司令员个头不是很高,但气势迫人,全身戎装,肩章将星闪烁,就好像笔直的标杆一般,浓浓的剑眉下目光如炬,令人不敢直视。

    “昨天我家老头子不都好了吗?”王司令员一边示意胡西元领头走一边问,他的声音,也透着股子硬朗。

    胡西元额头就微微有些冒汗,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含含糊糊的道:“我们院里组织了‘精’干力量正在进行会诊,老人家的症状很不寻常……”

    点点头,王司令员停下了脚步,此时他们已经来到了会议室‘门’前,“嗯,也就是你们还没有结论。那好,你们继续讨论,我在的话会影响你们诊断,我去老爷子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