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章 梦里是谁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释唁师弟,师父让我带你去禁地。”

释唁打开房门,看着眼前穿着灰色僧衣的光头大汉,双手在胸前合十说道:“如此就麻烦行慎师兄了。”

“你我师兄弟多年,何必如此客气,倒是师弟你这病,哎……”行慎同样双手合十,看着眼前比自己足足矮了一个头,只有一米七左右,脸色苍白,身材瘦弱的释唁,眼中流露出一丝悲伤。

行慎的神情被释唁看在眼中,他不由说道:“师兄,生死有命,何必介怀,你我都是佛门子弟,对此更应该明白。我们还是走吧。”

行慎并没有接释唁的话,而是边走边转移话题道:“师弟,过两日就是除夕了,今年你不准备回家吗?”

听到行慎的话,释唁想到家中的父母,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笑容,但话语中却意外的有着一丝苦涩:“我现在这样,回去如何,不回去又如何?回去不过是让母亲更多担心罢了,倒不如安心在少林养病。”

随后两人沉默下来,没有再做交流。

一刻钟后,行慎带着释唁来到后山,这是一处高达百米的山崖,在山崖底部有一处山洞,山洞被两道巨大的石门遮掩,这里就是少林寺的禁地——达摩禅洞。

来到这里后,行慎走上前去,从怀里取出一块莲花状的物体,对准石门上的一处凹陷将其放入其中,随后将右手覆盖在上面,左手竖于胸前,闭上眼睛低声诵唱着。

大约十秒时候,一丝丝淡淡的金光出从行慎的右臂上出现,随后金光如同流水般轻轻流淌,顺着行慎的右手注入了莲花之中。

又过了十秒,两道石门发出一连串响声,缓缓开启。

将手收回,并取下莲花状物体,行慎转身对释唁说道:“师弟,你进去吧,傍晚我再来接你。”

看着行慎额头上细密的汗珠,释唁不由说道:“辛苦师兄了。”

释唁进入达摩禅洞之后,两道石门便缓缓关闭。随着石门关闭,禅洞也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但是这并没有给释唁带来任何的困扰,他轻轻地迈开脚步,向前走去。

在转过十几道弯后,漆黑的禅洞中终于出现了一丝光明。

见禅洞前方传来淡淡的金光,释唁依旧不紧不慢地走着,因为对于禅洞中的一切,这些年来他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甚至比起他生活成长的家更加熟悉。

释唁从小就体弱多病,出生的时候甚至差一点夭折,要不是他的父亲佛法精深,耗时三个小时以十年修为为代价,恐怕就要沉睡在襁褓中了。

随后释唁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佛法,希望借助佛法的力量改变体质,但是哪怕是这样,释唁的体质依旧比同龄人差了很多,更被断定活不过25岁!

而现在,释唁已经23岁了。

释唁的家族比较特别,是中夏国一个传承几百年的佛门家族。相传家族建立者是一个还俗的僧人,不过哪怕娶妻生子,他对于佛法的热爱依旧没有改变,所以在他的影响下,整个家族开始信仰佛教,数百年传承下来就成为这样一个特俗的家族。

数百年来释家中也出现过不少佛门天才,其中有一部分人为了专研佛学等,选择了出家,加之释家的特殊性,所以一直和佛门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例如现任少林寺方丈,就是释家一位故去出家高僧的徒弟。

但是释唁并没有出家,可以认为他是一个俗家弟子,而释唁的父亲,正是当代释家家主。

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加之释唁本身也是一位佛门天才,因此释唁从18岁成年之后,寒暑假都会来少林寺的禁地修行,以期能够在佛法中寻求到救命之法。可是从目前看来,并没有结果。

终于,释唁来到了达摩禅洞的尽头,只见这里有十几平方米大,在其中央有一个半人高的石制莲花台,直径超过一米五。而在莲花台上,悬浮着一颗荔枝大小的金色珠子,照亮周围的金光正是由这颗珠子散发出来的。

释唁轻轻一跃就落到莲花台上,随后盘膝坐下,双手合十胸前,闭上眼睛轻声念诵佛经。

没过多久,释唁就进入了一种玄妙的状态中,每次来禅洞修行,释唁都会进入这种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他就仿佛进入了一片虚空之中,在虚空中他依稀能看见几个人影,但是并不清晰,无法接近,也无法听到他们的交谈。

对此释唁早已经习惯,依旧专心的念诵着佛经。但是他不知道是,这一次悬浮在他身前的金色珠子突然光芒大盛,随后一道金光伴随着无数符文注入释唁额头。

这一刻释唁只觉得自己的思维感知突然清晰了无数倍,就仿佛一颗珍珠被拭去了包裹它的泥土灰尘,绽放出了它原本应有的光华。

随着思维感知的清晰,释唁发现那原本模糊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一丝交谈的话语,也传入他的耳中。

……

一片虚空中,如来端坐在莲台上,他的旁边,是立于莲台上的观音,两人双眼透过虚空,似乎看见了什么让人感动的一幕,就连如来的眼角,也有一滴眼泪滑下。

“观音大士,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