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历2014年六月情报
【关于火箭天使】
大家可能误会了,陨落世界不是红警小说,火箭天使自然不是红警三里面的升阳单位。
顾名思义,火箭天使拥有天使的基本属性——飞。火箭天使是一套以女性为载体的多功能军事飞行器,身为飞行器自然有一个完整的推进系统。装备的后部,也就是使用者的背后,有两个推力高达8000牛的小型航天发动机,最高速度可以达到5马赫,这里就有问题出现了,如此高的速度,即使是在战斗机中,人类也会因为巨大的重力加速度而死亡,更何况是这样外骨骼类型的装备呢!没关系,解决方法是有的,通过人造磁场来抵消重力效果,把战舰上用的人工重力系统缩小,并装到火箭天使的装备上,智能控制,虽然目前的人造重力技术没有大的起色,但相信未来的无限可能。这套重力服装重300N。飞行翼翼展5米,作为飞行翼,它自然是十分轻巧的,重量只有50牛,安装在后背来平衡飞行姿态。两个航天发动机的重量自然不可忽视,一共有2000牛。火箭天使的主武器是两个火箭发射器,重量一共500牛,每个发射器有七个发射管,每个发射管可以装五颗火箭弹,火箭弹长30厘米,直径6厘米,重量100牛,爆炸当量2吨tnt,是高爆炸药。一共七十枚,重7000牛。左肩部安装的被动防卫加特林加上弹药总重1000牛,一个女子的体重大约是500牛。这样算下来载重有11350牛,推力是16000牛,因此,火箭天使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太空战术指导】第五次更新
全面进攻!舰队战知识大普及!给各位读者分享一下。
一、远距离作战战术:由于受太空环境制约,在三维环境下,大编队被探测到的几率远大于小编队,所以远距离战斗一般发生在大编队之间。由于能量护罩技术没有理论基础,所以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而大型战舰的机动性很差,而能量武器的杀伤力巨大,巨舰大炮式的作战方式等同于自杀。所以大编队太空作战一般以太空母舰舰载机之间的战斗为主。等同于现的航母编队作战。直线出击,随攻击路线最短,但并不是最佳选择。太空空间的巨大、能量武器超远的射程、大面积的覆盖率,决定舰载机突击距离必将很长,所以攻方必将遭受巨大的损失。防御方应只需采取以下手段,母舰护航炮舰前出到一定距离,利用巨型能量武器向舰载机编队进行覆盖射击,导弹舰同时发射大量导弹进行拦阻,然后母舰施放舰载机。三种攻击手段的不同,自然形成三个反击波次,即可给攻击造成巨大损失。这其中能量武器的光速速度,巨大的穿透力和持续攻击的能力,使攻击方舰载机无法实现有效闪避,所以杀伤力也最大。所以,一般来讲,大编队舰队相遇,初期双方通常会在舰炮射程之外长时间对峙,并采取改变队型等手段,以扩大攻击面,减少单位空间内攻击部队密度。在战斗初期,由于敌舰载机较远,舰队一般采用伞形队形,火力支援舰位于呈伞形张开,正面对着攻击方向,第二层伞面是由导弹舰等采取可控武器的舰只组成,太空母舰和后勤支援船一字排开组成伞柄,以头减少被攻击面。战斗后期,当敌方舰载机距离较近时,舰队一般采取球型编队,火力支援船等重装甲舰、重火力舰在最外层,导弹舰等次重舰位于第二层,核心是太空母舰和后勤支援舰。按照太空作战人道主义原则(这将在后文说明),救护船受主动的攻击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作战时应远离战场,由少量小型舰和舰载机保护,并先行施放救援船做好救援准备,相应的,舰载机攻击队型一般以碗型为主,中间凹,四周凸,并空出中心点,以期给已方炮舰留出反击窗口。同时也可以造成敌方护航舰队队型的混乱。防御方后发制人所面临的主要危险是,一但敌方舰载机突出编队内部,必然会导致舰队混战状态,会给舰队造成巨大损失。等同于地面战争,双方应留有舰载机预备队,用来防卫舰队或进行第二波攻击。但如果防御方力量较小,或进攻方舰载机性能突出,一次投入全部力量可能会达到歼灭性效果。这就要看指挥员的自信心和决策能力了。大编队作战其战斗力则表现在变换队形的速度和保持队形的决心上。优秀的舰长必需具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钢铁般的神经,能眼看着身边的友舰一只一只的被打爆,仍能坚持保持固定位置。一句话,大编队作战一定要避免近距离作战,歼敌一千,自损八百,并不是优秀指挥员所应有的素质。二、近距离作战战术: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小型舰队之间。小型舰队的作战任务一般是以隐密任务为主,所以太空小型舰队除了在数量上较少外,其组成也应是以小型化舰只为主。如编成有轻型太空母舰,则在战斗中,队形一般也采取球形队型为主。如未编有轻型太空母舰,保持队型的意义就不大了。如果非要保持队型的话,势必会减少已方的机动性,给对方围而歼之创造方便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舰队散开,并采取混战战术也许是更好的选择(具体将在下文表述),战斗方式,初其应以能量武器射击为主,以导弹攻击为辅。各舰只的不停机动是保证舰队生存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