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地球历2014年3月情报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关于动力】

  〖虚质量原理〗

  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知,设物体的静止质量为m。,则其运动质量m与速度ν的关系为当在亚光速0<ν<c时,有m。<m<+∞,即运动质量m总是大于静止质量m。并随着ν的增大而接近于光速c时,引起质量m的无限增大,这表明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其运动速度ν以光速为上限,永远不可能达到光速,更不可能超过光速!现在要想实现星际飞行试问:宇宙间有没有超光速运动的物体?其次,怎样使飞碟实现超光速运动?为此先看,在实际观察中,1973年澳洲科学家通过连续观测和研究,发现的确有超光速运动的粒子存在,叫做“快子”,其速度以光速c为下限(这岂不与上述矛盾?不!因为上述是指“有质量”的物体,而在宇宙中确实有些物体在静止状态时没有质量,比如构成所有电磁辐射的基本单位的光子,引力的基本单位引力子以及中子等),其次,从理论上为了把上述公式推广到超光速ν〉c的范围(但又不与亚光速ν〈c时的情况矛盾),当取ν〉c时,m为虚数(即把物体的质量由原来的实数范围相应地推广到了复数范围),叫做虚质量,这就是快子。快子的特性为,当其速度越慢,则其能量越大,如给快子一个推力使其能量加大,其速度反而会减小,如所给推力无限增大,其速度将趋近于光速而以光速为下限,反之当其能量越小,其速度反而越快,即在快子的运动方向给一个阻力,如通过阻滞介质以削弱其能量,其速度反而会增大,直到其能量完全消失,其速度将接近于无穷大!据此可见,如能设计出一种转换装置,把飞碟及其负载的每一个亚原子粒子全都转变成快子,即可在一瞬间飞出去而不需任何加速,其速度比光速快很多倍,并可通过调节其能量来控制速度大小用不了几天就可飞到另一个遥远的星系,在那里不需任何减速,再通过转换装置把光子转换成亚原子粒子,最后再还原成原来的飞碟及其负载,上述情况听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据《新民晚报》1998年1月17日报导,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实验物理学院的科技人员,通过一个光学仪器控制盘把处于量子状态的光子不借助于任何媒体传输到另一个光子,初步完成了“远距离传物”(即把物质转变成光子迅速传送到遥远的目的地,然后再重新转变成原来的物质)的实验,值得重视。这一飞行系统在本小说中被用于〖赫菲莫索斯〗级空间战舰。

  〖时空场共振理论〗

  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艾伦.霍尔特认为时间是能量在时空中高频振荡的结果,宇宙间各个时空点的性质取决于该点能场的结构特性。即取决于该点磁场,电场的时空局部结构及与引力场之间的结合特性。而且宇宙中各时空点还有其确定的能量流动特性,它可以用一组谐波来描述。如果在A点能用人工方法产生一定的谐波结构使它与遥远距离的B点处的谐波结构特性相同,则在两点之间就会产生共振并形成一个时空隧道,飞行器循着这个时空隧道在瞬间就能由A点到达B点。这种理论巧妙地利用了宇宙力场的特性,使飞行器能自动趋向目的地,而无需耗费巨大能量就能实现极远的星际飞行。其关键是飞行器必需产生适当的能量形态,以使其满足选定的时空点的谐波结构特性。在国外已设计和在实验的时空场共振推进飞行器是通过自由电子激光系统产生一定的能量形态,再以氢磁性波体系进行精调,以实现预期的谐波结构。有人预料如果取得成功,就能使地球人即使要想到几百万光年以外的某个星球去,也方便得就像转换电视频道开关一样,因此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星际飞行方式。这一飞行系统在本小说中被用于「atlantis」。

  【听听好音乐】

  边听背景音乐边看小说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可能会有,单听听音乐也不错。

  《runaway》魏晨。(韩文般中文版皆可)适用章节:第五目标(四);赫菲莫索斯(中)。

  《逆战》张杰。适用章节:武器专家。

  《重来》张韶涵。适用章节:欧阳雪;第五目标(三)。

  【太空战术指导】第一次更新

  太空战术指导二:星球防守之骚扰战术,各个击破。

  上一篇情报中,外星军队已经冲破了伏击平台的层层阻挠,穿过了柯伊伯带,达到了外太阳系。

  外太阳系可以说是整个太阳系中最空旷的一片区域,比内太阳系大了数倍,却只有寥寥4颗可望而不可及的巨大气体行星与紧紧围绕它们的数十颗岩态卫星,想要在这种地方设置防御武器未免太过困难,太浪费资源。那么该如何防御呢?那就要靠我们亲爱的无人机大神了。

  什么?为什么用无人机?这个简单,载人飞机造价高昂,并且受到人员限制,要考虑人员的承受能力。而且训练飞行员将消耗大量资源!

  在各个行星的卫星表面建造无人机基地,并且在辽阔的空间中设置几个人造空间基地以搭载无人机,就可以实现广阔星域的无人机防线全覆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