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60章 伏藏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乌云山是为避地名讳的一个假托之名,它的官方名称不便奉告或无可奉告!反正当地老百姓按祖辈流传,人云亦云,约定俗成的把那座山叫做狗望山。这个山名起于那朝那代官方正史或民间野史都无据可察,当属于无可稽考了。狗望山这个山名出自于山野村夫之信口胡言,也脱了隐喻影射名山大川之嫌!古为今用,我把它拿来暂且一用,狗望山虽淡不上雅称,但也是见仁见智,雅俗共赏!

  在老家方圆周围的十里八乡,狗望山这个名称虽然没有名山大川之名如雷灌耳,但也是妇嬬皆知,声名远播!早年间,每当盛夏暴雨汛期,天空中如果风起云涌,风云突变,村民们便奔走相告说:不得了啦!狗望山的白雨(暴雨)又来了……于是山野劳作的民众纷纷望风而逃……人们对狗望山的白雨竟达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由此可见,狗望山在当地民众心中来说是多么的恐惧和恐怖。

  在当地民间传说中,狗望山上有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水潭中潜藏着一条只有一只眼睛的大蟒蛇,据说这条大蟒蛇已经活了几千年了。是动物如果脱了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和自然规律,既为老而不死即为妖,这条大蟒蛇不言而喻已经晋级到妖怪的行列中了。

  当地地方志曾载有这样的话:……有山名为狗望山,山上有一深水潭,潭中潜藏着一条巨蟒。每年每逢盛夏庄稼青黄交接收获之际便出没于周遭各州府县,远达域外诸省,所到之处暴雨如注,洪涝成灾,致使民间青苗受损,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据此地方志所载,可见狗望山这条巨蟒的劣迹可见一斑!

  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狗望山的独眼龙虽然厉害了得,但并非就没有克制它的对手……

  自古藏地为远古洪荒之地,妖魔鬼怪泛滥成灾,幸有格鲁派黄教喇嘛修持佛法镇压,藏地才得太平。当时内地妖孽横行,也不太平,于是有一些黄教喇嘛秉承佛法,从藏地云游到内地除魔卫道,其中也不乏道行高深的大德高僧。

  黄喇嘛是来自藏地色目寺的一个得道高僧,他来内地后选的一个落脚点就在西五台。此明朝何灵儿曾落脚西五台算起,黄喇嘛已是藏地色目寺喇嘛中第七任驻西五台的的喇嘛了。黄喇嘛与前几任驻西五台的喇嘛一样,他们驻西五台的秘密和目地只有一过,就是坚守着何灵儿埋伏在西五台的秘密伏藏和克制妖魔维护一方平安的古老诺言……

  西五台有一座伏龙殿,伏龙殿坐东朝西,站在殿中向西边瞭望,狗望山便尽收眼底。

  伏龙殿中只有降龙罗汉的造像,降龙罗汉的造像神武,目光炯炯有神,威严地注视着狗望山的方向。

  伏龙殿前生长着一棵千年丁香树,丁香树老态龙钟,枝干如飞舞的虬龙,张牙舞爪,气势如虹。m.xszww8.net

  千年丁香树上挂着一口古老的铜钟,这口铜钟来历不凡,据说这口铜钟一旦敲响,声播千里之外。

  据说老人们讲:每逢春夏汛季,狗望山上风起云涌,一有风吹草动,黄喇嘛便敲响伏龙殿中千年丁香树上的铜钟,钟声雄浑响亮,声震天外……狗望山的风云倾刻之间便烟消云散,没了踪影。

  在暴雨季节,黄喇嘛忠于职守,站在伏龙殿中密切监视着狗望山的动静,狗望山上一有风吹草动,黄喇嘛便是“警钟长鸣”……相比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黄喇嘛把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做为己任。因此,黄喇嘛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信众心目中还是有口皆碑!

  每逢收获之际,百六庄以外的地方被妖蟒祸害得颗粒无收,哀鸿遍野!妖蟒因忌惮黄喇嘛的声威,百六庄却是秋毫无犯,颗粒归仓。

  西五台方圆百十里地方上的信众,生活方面虽然淡不上温饱,但一日三餐,不能说顿顿吃饱,勉强有粗茶淡饭果腹,就算托了黄喇嘛的福了!

  据说在解放前,因为自然灾害频,不是山移河崩,就是洪涝灾害或暴雨成灾,人们把自然灾害归咎于妖精做怪。乡野之地,十里八乡的庵观寺院,名山大川都驻有藏地来的喇嘛镇守。当时喇嘛的主要职责不是传经颂法,而是降妖除魔,维护地方的平安。喇嘛驻地制度虽然没有列入政府法规,但还是被政府默认许可的,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喇嘛驻地制度虽然被政府默许,但政府不承担这些驻地喇嘛的一切开支,这些喇嘛的生活开支由当地民间信众承担。解放前后还流传着这么一句民间俗话:天打了(意指天灾)把喇嘛的差不下!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你遭受了天灾或没有遭受天灾,给喇嘛的份子钱还是自然要给的!在过去,喇嘛的“保护费”可以说是相当于苛捐杂税了,也是民众的一项额外负担!在旧社会,喇嘛驻地制度实际上是当时政府的无奈之举,这个不成文的制度就象是当今政府职能部门的防汛办公室。

  有一年的一个夏天,乡民正在西五台山下的田地里收割小麦。晴朗的天空突然之间彤云密布,电闪雷鸣,眼见狗望山起的暴雨就要来临……

  黄喇嘛在西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