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年不再迟疑,缓缓站起身来,便开始吟诵那深入他心田的一首诗——《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他用质朴的语调,但每一个字都透出无限的苍凉和雄浑,仿佛将众人带入了那壮丽的秋景,让每个人心中都涌起一股豪情。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李承年的才情令所有人瞠目结舌,郭保坤更是尴尬不已。
范若若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她从未想到这位四皇子竟有如此才学,心中更是崇敬无比。
太子和二皇子的面色也不由得变得肃然,内心掀起波澜。
这场斗诗,李承年以无可争辩的才情赢得了所有人的敬服,他不仅证明了自己的智慧,更将自身的气度和才华展现给了所有人。
然而,在这场国宴的背后,李承年心里深知,这仅仅是博弈的开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李承年站在席上,一边吟诵,一边挥毫泼墨,纸上字迹苍劲有力,笔走龙蛇。
范若若看着他专注的神情,心跳加速,眼里闪烁着光芒。
他那修长的身影在微弱的烛光下显得格外俊美,手中的毛笔犹如舞动的长剑,每一个字都似有千钧之力。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随着李承年的吟诵,席上的众人无不为之震撼。
范若若更是目不转睛,看得如痴如醉,眼中满是崇拜之色。
一首诗做罢,李承年才最后为此诗题名。
“此诗名为......登高!”
李承年的声音铿锵有力,笔锋一转,将“登高”两字写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李承年停下手中的笔,静静地看着那幅完成的作品,抬起头。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好好好……”
“绝了!!”
“没想到四皇子殿下,竟然有如此诗才!”
“身份尊贵,帅气,还有如此诗才,四皇子绝了!”
“!!!”
这首七言律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登高》,被后世称为“古今第一七律”,以其宏伟的气势和清新脱俗的意境,震撼了在场所有人。
“好一首登高。”
范若若忍不住轻轻捂住嘴,她从未见过如此高绝的诗篇,与她平日所读的那些文绉绉的诗作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庆国文学孱弱,李承年这一首诗犹如一道惊雷,震惊了整个文坛!
二皇子李承泽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欣赏,他虽聪明绝顶,但也自知在文采上与李承年相差甚远。
而太子李承乾则是眉头微皱,心中充满了戒备,他没想到这个四弟竟然有如此才华。
郭保坤的脸色更是精彩,他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嘴角抽动,心里已经知道了结局。
他的诗文与李承年的《登高》相比,简直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不堪一击。
“坤哥,这首诗你能超过吗?”有人小声问道,带着几分不安。
郭保坤脸色灰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摇了摇头。
“绝无可能……”
他心中苦涩,刚才的自信已经荡然无存。
众人开始交头接耳,纷纷议论李承年的这首《登高》。他们感叹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字字珠玑,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了诗人那种孤独悲壮的情感和苍凉的景象。
太子和二皇子对视一眼,心中各有思量。
太子已经感受到了李承年不容忽视的威胁,想着要如何进一步探究四弟的底细。
而李承泽则是暗暗心动,考虑是否能够拉拢这个才华横溢的弟弟。
“郭公子,既然你输了,这千年人参便归我了。”李承年微笑着说道,语气虽温和,却透着一股自信与威严。
郭保坤面露难色,但最终心服口服,低头认输,“贤王殿下才学惊人,郭某甘心认输,这千年人参,请贤王殿下笑纳。”
他手下的家仆缓步上前,呈上一个古朴的红色金丝楠木宝盒。
李承年接过装着人参的宝盒,轻轻点了点头,“多谢郭公子,这千年人参正好可以补一补身子。”
实际上,对李承年来说,相比千年人参,他更需要的是武功秘籍。
通过不断参悟武功秘籍,提高长生道经与庚金剑诀的熟练度,乃至领悟出其他更强的功法,这才是他变强的根本。
风云变幻间,宴席渐渐结束,众人各自散去。但范若若心中却还念念不忘那首《登高》。
她悄悄找到李承年,脸上带着几分羞涩和期待,“贤王殿下,能否为小女子签个名?”
李承年转过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