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吕范所言,孙策便立刻感到一盆冷水浇下来,将刚才的热情浇得荡然无存。
是啊,张昭勾勒的远景再美好,可要是没有种子,没有耕牛,没有农具,其中尤为关键的是,要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这十万壮丁及二十余万老幼妇孺到明年初夏,那么就一切都免谈,那么现在江东军有粮食么?答案却是没有。
不错,几天之内会有一批粮食运到,数量还不少,有五万石。
可是,这五万石粮食却是军粮,接下来江东军还要攻略庐江,尤其要扫灭袁氏,没有军粮怎么行?
面对吕范的质疑,张昭却不慌不忙,对孙策说道:“这正是在下要说的第二点,耕种上万顷田亩所需之耕牛、农具、种子,数目庞大,单单依靠官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除了以工代食外,还需辅以以粮换田之法。”
“以粮换田?”孙策道,“如何换法?”
张昭解释道:“将军,江东四郡素来富饶,各世家、士族及大户手中颇有钱粮,亦有多余之种子、农具以及耕牛,将军可发一道诏令,以市价一半的价格出售新造之湖田,前提是购田者必须以种子、农具及耕牛作价购买。”
孙策的眼睛再次亮了起来,拍手叫道:“此法甚妙,此法甚妙哪!”
中原自黄巾起义之后,各地诸侯纷起,互相攻杀不止,老百姓活不下去,便纷纷外逃以躲避战乱,其中的大多数人都逃到了荆襄以及江东四郡。
在南逃的老百姓中间,也不乏世家士族,这些世家士族逃到了荆襄及江东之后,难免会购置产业,这就导致荆襄、江东的土地紧缺,现在江东四郡的良田已经十分之紧缺,各世家大户都有极其强烈的购田**。
如果官府以市价一半的价格出卖湖田,购者必然踊跃。
而且,孙策知道江东这些世家大户有钱有粮,从他们手指缝里漏出一点,巢湖上万顷湖田的种子、农具以及耕牛就全都有了着落。
孙策目光灼灼的看着张昭,朗声说道:“子布先生,某欲上表朝廷,表奏先生为淮南郡典农校尉,却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张昭起身长揖到地,朗声答道:“愿效犬马之劳。”
孙策闻言大喜过望,拉着张昭手说道:“某得子布,乃高帝之得萧何也!”
孙策也真够狂妄的,直接就拿自己比汉高帝刘邦了,称帝的野心可谓昭然若揭,也难怪拼了老命也要夺回玉玺。
张昭又对孙策说道:“主公,其实围湖造田还有一个好处。”
“这个某却也知道。”孙策打断张昭,然后接着说,“湖田造好之后,某可以低价卖给庐江的士族,藉以讨好庐江士族,令人心归服我江东孙氏。”
“主公明鉴。”张昭长长一揖,跪坐回席上不说话了。
孙策感慨道:“这么说起来,某其实还得感谢袁术哪,要不是袁术倒行逆施,将巢湖沿岸的世家士族尽数逐走,更令淮南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某又岂能白得万顷良田?若非这万顷良田,某又岂能尽收江东六郡士族之心?”
张昭点头道:“治乱之道,自古便是如此。”
“说起袁术……”孙策将目光转向周瑜,说道,“公谨,算算时间,派出去的侦骑差不多也该有消息传回来了?也不知道袁否小儿是否会南下庐江。”
周瑜笃定的道:“伯符放心,某料定袁否小儿必然南下。”
话音方落,便见贾华匆匆入内,禀报道:“主公,派去汝南的侦骑已经回来了,袁氏残部已经从阳泉进入庐江。”
“好!”孙策闻言大喜。
袁否小儿终于还是来了。
(分割线)
孙策心情大好,袁否的心情却不怎么好。
原因是袁否又一次在太史慈那里吃了瘪。
太史慈的伤比孙策还要重,但是由于华佗这个医中圣手在,太史慈的恢复却比孙策还要快几分,孙策只能够躺着,坐起都十分勉强,太史慈却已经可以欠身坐起了,华佗还说再有半个月,太史慈就能下地走了。
这也就是说,留给袁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一旦太史慈伤势痊愈,他必然会选择离开。
袁否以救命之恩相要挟,或许可以将太史慈暂时留下。
但如果不能令太史慈诚心投效,这么做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太史慈迟早还是要走的,那还不如效仿曹操壮士断腕,索性也放走太史慈,这样的话,将来战场上再见时,说不定还能延续一段香火情分。
不过话说回来,不到最后一刻,袁否是不会放弃的。
所以最近几天,袁否只要一逮着机会就来找太史慈。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