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影厂。
汪厂长站在玻璃窗前,目光盯着大门的方向。
忽然。
视线内出现一辆挂着国家文化部门车牌的轿车,停靠在主楼下面。
不等有人来汇报。
已经64岁的汪厂长,大踏步走下楼。
见到车旁站着两个人。
一个是他经常见到的,大领导的秘书。
一个是英俊的年轻人。
附近周围,还有一些京影厂的职工。
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
小声的谈论着。
“他就是港岛来到的导演?好年轻啊!”
“就是就是,你看看他穿的西服,比咱们穿的确良的好看太多,模样也好看!”
“听说上面领导十分看重他,人刚下飞机,就被文化部门的大领导接见了!”
“啊!大领导接见,怪不得会是秘书陪着来!”
……
汪厂长大步走到近前,伸出手,热情的说道。
“欢迎,欢迎,苏越......”
怎么称呼?
汪厂长就有些为难。
要知道。
汪厂长也去过港岛。
那里大多数是称呼先生的。
但这里是京城。
按道理来说应该入乡随俗。
但苏越又是从港岛来的。
正当汪厂长有些语塞的时候。
一旁的秘书提醒道。
“汪厂长,这位是港岛来的苏越同志。”
听着秘书加重同志两个字的读音。
汪厂长有些懵。
同......同志!
这个年代关于同志的称呼。
说的是志同道合,拥有共同理想的革命战友。
一个第一次来京城的港岛导演。
被称呼同志。
而且。
最重要的是。
这个称呼从秘书的嘴里说出来。
这就很不一样。
国家文化部门大领导秘书的革命战友。
其中重视的程度不言而喻。
秘书转过头,又对着苏越介绍道。
“这位是京影厂的汪厂长,是我们国家的文艺工作的前辈。”
“你好,苏越同志!”
“你好,汪厂长。”
秘书介绍完。
又和汪厂长寒暄了一会儿,才把他拉倒一旁。
神情严肃。
说道。
“汪厂长,这次拍摄的电影,上面很重视。”
汪厂长点点头。
“我知道,老领导已经跟我说过了。”
秘书摇摇头,伸出手指,指了指天空,道。
“我说的是那上面。”
汪厂长愣了一下,反问道:“你说的是,上达天听了?”
秘书点点头。
继续道。
“我们国家现在处于关键时期。”
“许多港岛人来内地拍电影,都用化名,不敢用真名,怕的就是被湾湾封杀,他们都知道,现在湾湾的市场才是港片挣钱的第二渠道。”
“听说湾湾还在港岛成立一个自由总会,专门针对回国拍电影的港岛人。”
“这个时间有一位在港岛影响力极大的导演,光明正大的回到我们国内拍摄电影,意味着什么?”
汪厂长想了想,说道。
“他有可能成为整个港岛的表率。”
秘书回头看了一眼苏越,见他打量着周围的建筑。
才继续说道。
“你说的没错,所以,这部电影拍完,最高领导层要第一时间观看。”
汪厂长有些愕然。
秘书补充道。
“这才导致,上面要求这部电影的拍摄要开绿灯,一切按照苏越同志意见为主。”
“这部电影的拍摄不容有失。”
“我们一定完成上面交给我们的任务。”
听到汪厂长打包票。
秘书才放下心来,坐着轿车离开京影厂。
汪厂长赶忙招呼过来一个中年人,让他帮苏越拿着行李,自己亲自带着苏越来到招待所最好的房间。
招待所房间自然不像后世五星级酒店那样。
不过。
苏越明白此时,这已经是京影厂最好的住宿环境。
等一切都是收拾的差不多。
已然是中午。
到了吃饭的时间,
现在京影厂吃饭的地方是一个大食堂。
平日里所有人都是在窗口打饭。
就连厂长也不例外。
不过。
食堂也有一个特殊的房间,是专门接待客人的。
由于苏越的到来。
汪厂长特意让厨师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