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0章 士官三杰,国防论!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新文首发,求鲜花,求评论,求评价!)

书房,

冯德麟表情讪讪,点头表示知道了。

“儿子,我现在就动身进京吗?”

“宜早不宜迟,却也不急在今天。”

摸着自己的秃脑门,冯庸道:

“明天动身,您现在和我讲讲左路军的兵力,以及周围的形式。”

“另外等会我写点东西,您带入京城交给两个人。”

写东西,两个人,谁啊?

面对疑惑的眼神,冯庸微微一笑。

幸好只有父子二人,否者会给人非常诡异的错觉。

“爹,先进武器我能拿出来,未来也不会缺。”

“然而军队的核心,是人才将领。”

“满清旧将,思想固化严重,已经不堪大用。”

“所以广纳能将,绝对是咱爷俩逐鹿天下的关键。”

这个懂,关键到底是谁啊?

冯德麟:“爹还没老糊涂,快说你看上了谁?”

“留日士官三杰,蒋方震和张孝准。”

“啊?”

冯德麟惊诧,随后恍然。

这俩人他熟悉,甚至门清。

蒋方震,字百里,留日归来后,最早在奉天打工,同给赵尔巽效力。

后被保送日耳曼帝国,同样造就了响当当的名头。

学成归来被军机大臣铁良留用,赐予管带职务(营长)

1910年再次被赵尔巽挖角,二次入奉效力。

以从四品的官阶,充当总督府总参议的职务,享受从二品待遇。

不过在五个月前,南方闹革命,

蒋方震被调回京城陆军部,任高等参议。

张孝准,字润农,最早充当赵尔巽的军事幕僚。

后被调入京城,授命编写新式步兵操典。

总之对这俩人,

冯德麟一万个自愧不如,钦佩万分。

“儿子,蒋和张都是能臣,会给咱冯家打工吗?”

按常理说,没可能,

所以需要写点东西,能驱使俩人不得不来的东西。

至于蔡锷?

已经贵为滇军都督,暂时别想了,未来还有机会。

冯庸轻笑不变:“我写的东西,他俩看了必然来奉。”

“当然,前提是袁大头收了银子。”

“否则咱家的小庙,真心装不下那两位牛人。”

得嘞,冯德麟选择相信,

宝贝儿子受仙家眷顾,收服两个留日武将肯定不在话下。

“嗯,你有信心就好,我来说说左路军...”

交谈,持续的陈述,

冯庸越听,脸色越怪异。

一句话形容,老爹原本有一副好牌,却打个稀烂!

具体是这么回事,

原巡防营左路军,只有约八千人的兵力。

驻守北镇到阜新沿线,职责是卡住锦州、朝阳等入关之咽喉要道。

原驻防锦州、葫芦岛和承德等地的陆军第二十镇,

在去年八月,授军机处命令,

全镇官兵前往直隶永平(今河北卢龙)进行秋操会演。

时至南方闹腾,第二十镇授命下江南,直到现在都没有回来。

二十镇调走,防务却不能空缺,

于是左路军的兵力迅速膨胀,接管了锦州至葫芦岛。

现有六个标又十三个营,总兵力一万七千余人。

当前军事势力覆盖,超过奉天四分之一的城市。

瞅瞅,这么多兵力和地盘,最终却没弄过张作林。

反观现在的张老七,

中路军坐镇奉天城,兵力两千出头。

前路军盯防南满铁路,兵力约五千余。

总兵力不足八千,却能逆袭而上,凭的只能是政治智慧和狠厉手段!

.............

吃完晚饭,没有锻炼身体,

冯庸返回房里,坐在桌案处。

腹稿早有了,无需斟酌考虑。

“系统,兑换军事著作国防论。”

“叮:消耗500积分,物品书籍兑换成功,已发放到系统仓库。”

OK,国防论不是先进的技术和装备,而且年代并不久远。

只要500积分,简直便宜到家了!

心中小窃喜,手上出现一本不算太厚的书籍。

国防论,近代军事著作,原著蒋方震。

总计82页,共三十余万字。

国防论是国内近代,最先进的军事著作,没有之一。

论是好伦,却没有得到应用和重视。

而抗战时期,老蒋也不敢用他。

因为国军的高级将领,百分之八十都出自保定系。

甚至老蒋自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