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240章 旧日光阴(52)三合一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旧日光阴52

  厂子运转起来之后,林雨桐不好逮住四爷的人了。

  前半晌在这里,后半晌谁知道去了哪了?

  反正是每个环节他都要看的。采矿那边怎么样啊,选矿又如何呢?伴生矿能不能利用啊?这边的炼钢炉有没有什么问题?等等等等,好像永远有那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等着。

  林雨桐呢?

  不能总是分出一只眼睛盯男人,一只眼睛盯孩子。

  这肯定不行,要不然又得被计寒梅逮住喷一脸唾沫星子。

  再说了,四爷也不是那种撒出去叫人不能放心的男人,更何况,如今这情况,男女关系这个,需要提防的时候真不多。男女关系不检点这个情况,有……当然是有的,但是那属于极其个别的现象。作为干部,组织管这个管的挺严,要是作为普通的群众,那工友和街坊四邻又睁着眼睛看着呢。离婚的也有,但少有那种因为婚内出轨而离婚的。

  所以好处是,婚姻的稳定性极高。

  林雨桐之所以想到这个呢,是因为职工家属调动的问题。刚开始叫家属随迁,这是需要动员的,好些还一看条件艰苦不来了。可是搁不住时间长了啊!

  时间一长,林雨桐不做思想工作,人家家属的单位和同事包括家人都开始做工作了。

  说,你怎么能这样呢?

  条件再艰苦,也不能放着家里的男人不管。这叫过日子吗?

  这个说说,那个说说,本来心里记挂着,一天到晚心里跟猫挠似的总也踏实不下来的心肯定活动了。

  也是!能多艰苦啊!

  再艰苦不也能吃饱饭吗?

  只要能吃饱饭,这还叫艰苦吗?

  其他的配套跟不,这一点真克服不了吗?啥有一家人在一起重要呢?

  那走吧!

  什么两地分居啊,异地恋啊,只要不是那种不可抗拒的,像是当兵,像是一些特殊的工作情况,一般两口子想调在一起,在如今这个年代,是不困难的。

  拿着原单位的工作证明过来登记,等着这边的工作安排下来,分配了单位,又去单位报道。然后新单位开个证明,拿着回旧单位调档案,调户口,调粮油关系等等。有些单位是单位派人去调,可林雨桐这边呢,根本不能搞这一套,因为这段时间,涌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了。

  本来都是职工家属嘛,来了一般都会留下。

  可是很快的,面又有政策了。

  说是从今年起,三年内要减少城镇人口两千万以。

  这是啥意思啊?

  是很多原本的城镇人口,吃着商品粮的人口,得重新退回去种地了。

  这政策一下来,大家哗然!

  是啊!

  要真是这样,如今这局面该怎么处理。职工家属等着安排工作呢,可实际是周围这一片刚刚农转非的当地群众,到底是只有少数被招工招进来了。剩下的大部分人,这些人怎么办?肯定是立马非转农了,重新回去当农民嘛。

  本来这不跟四爷和林雨桐相干,但问题出在,四爷想要的建一个农业基地实验所,也是实际的农场。这是需要土地的。如果当地的居民又大部分非转农了,那他们得继续种地吧。那这农场又该开在哪里?

  所以针对这个事,厂里开会,大领导小领导的都到场。

  最后拿出一个方案是,外地来的职工,他们的家属,都尽量的予以安排工作。但是本地的职工,是没有给这一项政策的。为了能腾出土地,也为了能更好的安抚这一片群众的情绪,四爷说:“每一户居民,咱们给一个指标。”

  要不然非转农了,大家不会怪运气不好赶这个政策,只谁怪厂子没给他们工作的机会。有这么多人对厂子不满,是好事吗?今天骚扰一下,明天骚扰一下,还要不要正常的生产了。

  那些不满聚集起来,本来已经成了快要翻滚起来的开水了,结果叫四爷倒了一瓢凉水下去,暂时是止沸了。仦說Ф忟網

  这种做法,对面也有个交代了!

  看!咱们积极响应了政策,稳定了大家的情绪。

  跟地方政府呢,如临北区,也有了很好的合作基础了。但你们要做非转农,得那你们自己去动员,去做思想工作。

  于是,工作组下来,天天的开动员会。说国家现在还困难,要给国家减轻负担。说大家放心,转为农业户口,还是会给大家分土地。

  不管是心里怎么不愿意,但最朴素的道理大家都懂。

  这叫大势所趋。

  可这有政策,下有对策啊。

  这边说一家给一个招工的名额,然后人家开始分家了。大家往小家的分。很多人家都是儿子还没结婚,给分出来了。

  四爷是不怕这种情况的,矿山那边现阶段,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