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3章 “窥探宇宙的本源”(一)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粒子对撞机检测中……]

实验倒计时……

徐江:“等到检测完毕,咱们就可以进行粒子加速对撞实验。

而且如果没有意外,我们在没有获得新的理论之前,粒子对撞实验会一直进行下去。

此次我们所建造的这台,周长5000公里的粒子对撞机,只是实验的第一步。

等到我们找到新的安全的星系时,还要继续建造更大的粒子对撞机。

建造周长10万公里、100万公里、1000万公里、甚至是环行星轨道粒子加速器!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再疯狂一点,建造环绕恒星系轨道粒子加速器!!

到时候,可能会花费海量的时间和海量的资源去建造。

甚至是掏空数十个恒星系的资源,才能凑得出建造一个环恒星轨道粒子加速器的材料!

虽然付出的时间和代价如此巨大,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做!

因为只有无穷无尽的粒子实验撞击,才有可能撞出更小的粒子!

然后用这些被撞出来的粒子,继续撞击,等到撞击出来更小的粒子,再用‘它们‘继续撞击……

如此循环撞击下去,才能发现物质到底是由什么所组成??

才有那么一点点可能窥探到宇宙的本源!

这绝不是空穴来风!!

微观世界绝对要比宏观世界更精彩、更复杂、更难以被窥探!

如果能够窥探到,微观世界的极限,也就是组成宇宙的最小单位物质,就有可能找到组成宇宙的最‘基本单位’!!

甚至我猜测,这个最小‘基本单位’的组成和运行方式,有可能就是‘拉普拉斯妖’手上那台计算机所搭载的系统‘代码’!!

正是微观世界的‘它们’(代码),主导了整个宇宙从微观到宏观的运行!!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根据现有理论和以往人类文明所做实验的推测。”

(001赶紧上BGM,地球文明,首席科学执行官,柳妃院士要科普了。哈哈……

大厅响起了长脑进行曲:《METAMORPHOSIS(Explicit)》

喜欢音乐的可以复制,试试听一下)

柳妃:“虽然是推测,但是我觉得也不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粒子对撞机,马上就要检测完毕,到时候就要一直不停的、重复的,毫无底线的进行撞击试验。

就算暂时无法,窥探到宇宙的本源。

也能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因为谁也不知道在下一秒钟,会撞出个什么东西来?

所以每一次实验数据,都弥足珍贵!

主要的是,要在撞击中,生产出反物质。供我们研究并使用。

我们目前的科技能力,只能靠粒子对撞机来生产反物质。

虽然宇宙中有大量的反物质存在,但我们无法发现‘它们’,更别说提取‘它们’。

而存在于宇宙真空中的‘它们’,我们目前没有能力提取得到,能做到的只能是通过公式去计算出它们的存在。

而这个公式,就是伟大的‘狄拉克方程’。

在人类文明历史中,有一个优美且伟大的公式称之为‘狄拉克方程’。

这个方程,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于1928年所提出,这个家伙他认为物理和数学是优美的!

方程和公式也是优美的!!

他认为:方程是否优美,比它是否与实验一致更重要!!物理学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丑陋且畅通无阻的方程!

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偏执,也为了追求方程和公式之美。

他大胆的提出了‘狄拉克之海’的假设!从而最早的预言了‘正电子’,也就是(反粒子)的存在。

他认为我们的宇宙,漂浮在‘狄拉克之海’的海面上,海面下的反粒子无法被观测到,但它们绝不是虚幻的!

至于为什么无法观测到呢?

那是因为:‘能量最低原理’。

在自然状态下,所有的物质会倾向于降低自己的能量。因为能量越低,就会越稳定。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能量最低原理’。

就好像宏观世界的人一样,很多人躺着就不想起来、不想动、不想上班、不想学习……

微观世界的电子也是,它们总是优先占据着离原子核近的轨道,(因为离原子核越近的位置,产生电子的概率越高。)

使得原子的总能量处于最低状态,而这种就被称为‘原子的基态’。

所以,无论是宏观世界物质,还是微观世界物质,都倾向于能量最低的稳定状态。

由此可见,‘懒惰’是物质的本性。

我们人身上的每一个原子、分子、电子……它们的本性都是懒惰的。都想保持着能量最低的‘基态’。

所以宇宙真空里的粒子,它们都处于‘基态’,不能够随意的跳出本。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6t8VKYNmXp$,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