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7章 摩托车即将试成产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二天一大早。

徐锋跟着一帮老爷子来到一个周围杂草丛生的车间门口,看着刘景胜老爷子掏出一把钥匙开锁。

进了门,映入徐锋眼帘的是一条几十米长的生产线,可能之前是生产高射炮地盘的,生产线比徐锋想象中要大的多。

虽然前世在网上见到过一些生产线,但是那都是网上的,远远没有亲自咱在生产线旁边来的震撼,站在生产线旁边,真的让自己感受到什么是渺小。

这还是高射炮地盘的生产线,都不知道整个高射炮的生产线究竟是什么样的壮观。

可能这就是工业之美吧。

“小锋怎么样?”

刘景胜看到徐锋震惊的神色之后,得意洋洋的问道。

“震撼。”

徐锋满脸严肃的就说出了这一个次,其他的都在不言中。

李厂长在旁边也感慨的说道:“确实震撼,我还记得第一次参观苏国汽车生产线时的场景,当时很羡慕,就想不知道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有那样的工业生产线,什么时候能有苏国那样强大的工业实力。”

徐锋看到李厂长满脸复杂的神色,知道他想到了什么。

建国之后的五六十年代,龙国与苏国的关系非常亲密,这也是龙国青年留学苏联数量最多、时间最长的时期。

许多龙国学生前往苏国求学,受到了苏国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思想的熏陶,同时也为龙苏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这个时期留学苏国的龙国老一辈们对苏联有着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源自于苏联为龙国提供的帮助和支持,更是深深地植根于留学生们在苏联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中。

虽然留学生们在苏联的生活并不容易,但他们都非常热爱这个国家,把苏联视作第二故乡。

当然,龙苏关系在后来出现了波折和分歧,但是这并没有影响留学苏联的老一辈们对苏联的特殊感情。

现在苏国不存在了,李厂长触景生情,肯定是想到了苏国,想到了他们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一夜之间崩塌的场景,肯定是心痛惋惜。

“放心吧,李厂长,我们一定会拥有比苏国更加强大的工业能力的。”

徐锋的此时出现在李厂长的耳边。

前世,改开之后,龙国不断加大对制造业的投入,并通过引进技术和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提升工业制造的水平,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化大国。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最终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造国家。到2020年左右龙国制造业占全球市场的比例超过30%,成为全球工业制造的重要基地和供应链管理者。

所以徐锋对李厂长说的绝对的不是吹牛,而是未来必然出现的,这一世有了徐锋这一个bug的存在,相信会更迅速的发展。

李厂长听徐锋的话之后,先是差异的看了徐锋一眼,之后一脸严肃的说道:“我相信你说的。”

“快来商量一下咱改造这条生产线吧。”

刘景胜老爷子从一个破旧的保险柜中取出一沓图纸之后,招呼大家过去看这条生产线的图纸,顺便看看咋样才能完成整条生产线的改造。

开始的时候,徐锋就看着图纸挺一帮老爷子讨论,也不插话,他们讨论急了的时候,还专门跑到生产线周围各种比划。

在这个过程中,徐锋对生产线的知识迅速的增加,开始慢慢的也能插嘴说几句。

几个老爷子刚开始听到徐锋说话,都不带停顿的,迅速的给予解释。

几天后,徐锋提出来的问题,几个老爷子还得好好商量才能解决。

之后,徐锋对生产线的改造开始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缓缓的,生产线的最终改造计划开始成型。

徐锋又开始和几个老爷子开始了疯狂的工作。

一周后,机械厂采购部的王建茗拉着一千套发送机回到了机械厂,跟原型车上的发动机一样,是长城的100cc,功率也不大,但是对于的现在机械厂来说够用了。

“辛苦了,王师傅。这段时间不光采购发动机,还采购其他的零部件,一直没有休息,等摩托车真正卖出去,给大家包红包。”徐锋和一帮老爷子再忙,所以接王建茗的就只有徐徐红卫和李厂长了。

“谢谢老板了,还行,发动机主要是从陈仓拉回来的,比较近,其他的零部件都是在旁边的西京跟咱们相关的军工厂采购的,就是个别没有的也能在省内找到,实际上还行。”

王建茗看到老板对自己这么热情,一阵感动。

他也能感受到自从老板来了之后,厂子的变化,大家变的都有了精气神,有了盼头,他虽然最近一直出差在外,但是还是看到外地很多自己厂子生产的小太阳。

每次看到这个的时候心里都是一阵的骄傲,因为这是厂子新的开始。

半个月后,生产线改造完成。

第二天就要开始试生产了,但是晚上徐锋却是死活睡不着,这是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