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2章 朱一郎的质疑,江良的前瞻性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很快,在朱传文的通知下,

朱开山的第四个儿子,就来到了朱家饭馆。

“江良,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我的四儿子,朱一郎。”

朱开山说道。

朱一郎礼貌地和江良握了握手。

“江良先生,早就听传武、传杰提过你了。”

江良打量了一下朱一郎,跟原剧里长得也差不多。

浓眉大眼,英俊潇洒。

江良握了握手说道,

“你好,朱先生。”

朱一郎脱下了帽子跟围巾,然后坐在了椅子上。

他开口说道。

“大概的事情我已经听传文哥跟我讲过了。”

“正巧我们商会最近也在谈论这些事。”

“我觉得在这波浪潮之下,反而不应该去开什么工厂。”

“咱们关起门来说自家话,这阵风,有点像是当年打土豪那次啊.....”

“所以,爹,传文,我觉得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开饭馆吧。”

朱开山听到朱一郎的建议,一时间犹豫了起来。

江良说要开个工厂,但是身为商人的朱一郎却建议不要开。

这到底该听谁的?

江良觉得站在朱一郎的角度想,这个也没有什么问题。

现在的商人是最敏感的时候。

而且公私合营这个东西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听到要把股份给公家,这些商人会本能的感觉到惧怕。

江良想了想,开口说道。

“朱先生,我觉得你的想法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在我们国家,有句古话叫做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这次的起风,绝大部分的商人都认为会对他们不利的吧?”

朱一郎点点头,在他们商会,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情影响很大,可能会导致他们的盈利能力走下坡路。

“没错,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再看看,不能急着开什么制糖厂。”

“万一我们开起来了,股份给出去了,这个厂以后还听我们的吗?”

“我的建议是不如再等等看,不要这么急着做决定。”

江良理解朱一郎的想法,这个想法理论上是最稳妥的。

但是,想要在时代浪潮中走在最前面,不能这么干。

他开口问道,

“朱先生,您知道沪市那边的荣老板吗?”

朱一郎听到这个名字,点点头开口说道,

“荣老板?那怎么可能不知道,他在战争年代就给国家捐了不少飞机和汽车。”

“他是一名任何商人听到了,都要竖起大拇指夸的爱国企业家。”

江良默默点头,然后从自己的身后拿出了一份报纸。

报纸的某一个版面正登载了一篇文章。

上面赫然就是写着荣老板在沪申工商界率先带头支持公司合营。

“朱先生,公私合营,听起来大家都比较抗拒,但是荣老板这么做,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朱一郎沉默,开始细想起来。

荣老板的眼光是他不能所匹及的。

公私合营,他们做生意的,其实是有些抵触的。

再怎么说,他们都是资本家。

资本家的下场,似乎不会太好的吧..

但荣老板能够带头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但他朱一郎想不明白。

他放下了姿态,看着江良谦虚的问道:

“江先生,恕我没有参透荣老板的意思,能否指点一下?”

江良说道:

“其实也不难理解这件事情,荣先生逆道而行,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那他除了得到上面的支持外,还能够得到什么?”

“我提醒朱先生一下,不要把思维仅仅局限在商业上。”

朱一郎想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

“江先生的意思我好像明白了。”

“您的意思是,在这股浪潮下,如果做第一批公私合营的大企业,反而是最有利的,对吗?”

“比如,从商人,成为公家在工商行业的代表人?”

江良点点头说道,

“没错。”

“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朱叔赶快建立工厂,加入到公私合营的浪潮当中。”

“我们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在几年的盈利上。”

“从生意人,成为公家在工商业的代表,才是最好的路。”

朱传文已经听懵了。

怎么江良说了几句话,原本不同意的朱一郎反而会同意呢?

“一郎,江良,你们到底在说什么啊?”

朱一郎笑道:

“传文哥,这件事我现在是认同了江良的看法。”

“制糖厂绝对是可以让我们挣钱的。”

“而且还能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