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章 秦王幼子,天生神力三千斤!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日出东方,火红色的朝霞渲染天际。

秦王宫。

秦王嬴稷刚吃完早膳,便来到书房中处理昨夜未批阅完的奏章。

只是还没等他的屁股坐热乎,殿外就响起侍卫的传话声。

“禀告王上,公子修来了。”

“那小子怎么每天早上都往这跑?”秦王眉头微微一皱,对外说道:“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书房的门从外被推开。

一道瘦小的身影走进书房。

这是一名年约五岁的稚童,长的粉雕玉琢,一双眼眸灿若星辰,身上穿着一袭白色华服。

兴许是衣裳大了些,稚童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很是别扭。

“儿臣来给父王您请安了。”

嬴俢来到秦王案桌前,恭敬地行了一礼。

秦王放下手中的奏章,看着嬴俢那恭敬有礼的模样,欣慰地点了点头。

“你近日倒是来的勤快。”秦王脸上笑呵呵的说道。

“这不是挂念父王您嘛?”

嬴俢笑着挠了挠脑袋,样子显得憨厚可掬。

看到嬴俢那憨厚的模样,秦王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他当然知道,嬴俢为什么天天来为他请安。

无非是想让他松口,准许对方修行武道。

秦王膝下的子嗣并不多,加上已故的长子嬴悼,一共三名子嗣。

而嬴俢就是三人中最小的一个,今年刚满五岁。

对于自己这个幼子,秦王一直是宠爱有加。

实在是嬴俢太特别了!

嬴俢出生那天,秦国刚好灭掉‘义渠’这个心腹大患。

可谓是双喜临门!

而令秦王为之惊喜的还在后面。

嬴俢刚满一个月就会走路,不到半岁就能说会道。

两岁时,就认得秦国所有文字。

四岁,不仅熟读诸子百家众多典籍,能出口成章,其嘴中说出的一些至理名言,哪怕是秦王也受益匪浅!

看到嬴俢在文道上有如此妖孽天赋,秦王心中有了一个决定。

他打算等嬴俢再长大一些,就送对方去稷下学宫修习帝王之学,好以后为秦国效力。

以嬴俢的天赋,说不得日后他们秦国也会诞生出如管仲、孟子、商君等那般的文道圣贤。

到时候,还能用嬴俢来堵住山东六国的嘴。

不然总是讽刺他们秦人都是一群莽夫,只会上阵杀敌,却无治国之才。

换句话说,秦王是将秦国文道崛起希望都寄托在嬴俢的身上。

可凡事都有意外。

就如一个月前,也即是嬴俢生辰那天。

嬴俢突然展现惊人的力量,当着秦王的面,竟将一口重达千斤的青铜大鼎给举了起来!

这是天生神力啊!

秦王激动了,同样他也迷茫了。

到底是让嬴俢学文?

还是让嬴俢习武?

嬴俢在文道上的天赋有目共睹,武道上更是没得说,那可是至少一千斤的天生神力啊!

这要是上了战场,还不成绞肉机!

更别说,嬴俢现在才五岁。

不过相比较而言,秦王还是更倾向嬴俢去修行文道。

没办法,秦国偏科太严重了。

秦人尚武,但治国能士却少的可怜。

在七国之中,秦国的文道水平绝对是垫底的一个。

所以,秦王还是希望嬴俢学文。

只是,嬴俢却不这么想。

他当天之所以表现出天生神力,就是想要告诉秦王。

他嬴俢,要习武!

所以这段时间,嬴俢天天来给秦王请安,为的就是希望秦王能同意他习武,并为他找一位武道老师。

“你还是不死心啊。”秦王叹了口气,看向嬴俢的眼神带着些许无奈。

嬴俢面色严肃,“父王难道没听说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大家’这句话吗?武道并不比文道低下,父王你不应该抱有行业歧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大家……”秦王嘴里重复了句,随即一愣,这小子,嘴里总是能蹦出一些至理名言啊。

秦王摇头,“你错了,寡人并不是看不起武道,只是我秦国如今急需治国能士,你文道天赋不凡,若不去学文,实在太过可惜。”

“可儿臣武道天赋更不凡啊!”嬴俢立马反驳,“父王可曾听说过,或者亲眼看到过,有哪个五岁孩童能力扛千斤鼎?”

“啊这……”秦王语塞。

嬴俢摇了摇头,“儿臣知道父王的厚望,希望儿臣能成为我秦国文道的中流砥柱,但父王有没有想过,儿臣现今才五岁啊!”

“即便儿臣有天大的才能,也不可能以稚童之躯,去朝堂上指点江山吧?”

“就算父王你同意,难道那些大臣会同意吗?”

“到时候这事要是传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