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二章 江南烟雨 减免税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快,快,就是这里···”

粉尘爆炸的声响,彻底惊醒了整个小镇。

之前的马蹄声、喊杀声、霹雳爆响声···小镇内的百姓早就察觉到了双方惨烈博命的厮杀。

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没想到最后一声惊天巨响,动静如此巨大,即使耳聋老者怕也被震醒了。

待到小镇镇长组织镇民赶来时,只见街道两侧直接被余波横扫的惨烈画面,更是惊骇的无以复加。

“谁是这里的镇长?捕快?

今夜白莲教胆敢在此刺杀王爷,尔等不说救援,此时才堪堪来迟,尔等可知罪?!”

人群中领头者顿时身体一颤,直接跪倒,匍匐在地:

“大人恕罪!”

没有救援的罪名,或大或小。

轻则丢官罢职,重则人头落地,主要看少年有没有事情?

但相比前来救援,被白莲教信徒乱刀砍死,还不如赌一线希望苟活着。

毕竟前来救援必死无疑。

“旗山镇镇长白远山(定远县捕快李嗣),向王爷请罪!”

战战兢兢下,此时两人只能祈祷哪位小王爷开恩了。

毕竟王府护卫依旧秩序井然,固守四周,不像那位王爷出事的样子,否则这些王府亲卫早就自乱阵脚了。

既然无事,只要他们诚心请罪,或许可以博得一线生机。

白莲教众敢在这里刺杀当朝王爷,必然轰动九州,根本不是他们可以卷进去的。

“好了,不用为难他们,惜命乃人之本性。

这次白莲教刺杀本王,他们来了也不过多增几具尸体而已。不过接下来的收尾工作,让他们统计好小镇爆炸造成的损失,然后交由后续接任的镇长与捕快负责赔偿,钱财皆由他们罚金支出。

三日后,本王将遣人至此核查。”

此时朱旭的声音传来,方大同也收起了怒目之色。

朱旭的宽恕,他也知道怪不得这些人,于是看向为首的镇长与捕快冷斥道:

“王爷的吩咐,尔等听到了?

王爷仁慈,只是卸去尔等职务,不杀尔等。

另外,尔等立刻去统计百姓的损失,罚交罪金,明天交接给接任的镇长与衙役,之后王府会派人前来核实。

一旦发现欺上瞒下者,杀无赦!”

“多谢王爷开恩!”

镇长与捕快顿时大喜,虽然损失了钱财,但总算保住了自己的脑袋。

不过他们远远小瞧了这次刺杀的影响,事后差点家破人亡。

一是白莲教刺杀少年吴王,可不是小事情。

朱旭刚刚编纂了《九州志异》,正是春风得意之时,白莲教此举无疑在挑衅整个朝廷。

二是白莲教刺杀失败,折损了一名护法、三名圣使。

这般巨大的损失,自不会善罢甘休。

而且这场空前爆炸的余波,在清理现场后,便祛除了大部分的痕迹。因此白莲教也只能猜测少年早就知道了他们要来刺杀于他,于是之前便在刺杀的地点埋藏了大量的火药。

白莲教不可能不怀疑,小镇内有吴王府的线人或者一些线索。

种种迹象,两人均成了双方追查的焦点!

···

钱塘之地,临安首府!

吴王府的封地在闽浙一带,吴王府所在的首府,自然也是闽浙一带最为繁华的临安府。

相比太湖之畔的姑苏,万舶往来的临安府已是更胜往昔。

江南六月的烟雨,白墙灰瓦的小巷,蒙蒙细雨中,行人撑伞漫步而行,如此充满诗意的江南,此时随着少年吴王的归来,打破了这难得的宁静。

朱旭虽然年少,但声望不低。

从朱旭继承吴王府后,便私下开放港口,允许商人出海经商。

即使因举报被抓,也只需缴纳一笔钱财便可以抵消罪责。

尤其少年允许海外经商后,万舶往来,无数货物在临安府集中、扩散···甚至不少天竺、高棉、波斯等地的商人,在临安府扎根立足。因此少年朱旭在临安府专门设置了一胡人巷,供这些西方商人居住活动。

而胡人歌舞之曼妙,备受商贾、普通百姓的喜欢。

除非宵禁,否则必夜夜笙歌。

这也让临安城渐渐有了昔日长安万邦来潮之盛景,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此时吴王府前,亦是热闹拥挤。

这次朱旭离家太久,已经一年过半。

尤其朱旭遭遇刺杀的消息,在闽浙一带可是掀起了惊涛巨浪。

要知道少年朱旭可是现在吴王府唯一的继承者,连本家血脉的近亲都没有一个,三代以内,一脉单传。

一旦朱旭出现危险,吴王府即使被远亲继承,也将不负实权藩王的名头。

而他们这些王府下属,也将一损俱损。

“王爷回府!”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