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章 激进的削藩?朱棣:受不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如果说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那么这九个人就是保卫大地主的地主武装】

【这九个藩王都至少拥有五万多人的军队,比之中央,这五万多人明显不足未道】

【由此可见,朱元璋在安排军队建制时是有所考虑的,但事情就坏在了例外上】

【有三个人,燕王,晋王,宁王,他们因为承担着守护边界的任务,所以成为了例外,都有着十余万军队】

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坐在上首问道,“据儿,有什么收获?”

刘据向前迈出一步,恭谨的施礼后回道。

“藩王势大,不管有没有反心都会让中央产生危机感。”

“可藩王都被朕除完了,你觉得还有什么人会成为威胁呢?”

听闻此话,刘据迟疑了,他的确是想不明白。

“回父皇,儿臣不知。”

汉武帝刘彻作于上首,心中闪过一丝不虞,却还是耐心给刘据解释。

“帝王之术,在于用人,用人时可使其手握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有何不可。”

“但你的手里却要紧握住权力的终点,纵然其权势滔天,你也能轻易将他的权力收回。”

“若是不能收回。”刘彻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你该如何啊?”

“杀。”血淋淋的字眼从刘据的口中蹦出来,“唯有杀之。”

宋朝

赵匡胤心中一动。

他想到了弟弟赵光义,虽然大宋没有分封藩王的计划,但赵光义的权势有些太大了。

他在世时尚能压制,但若是他去世,下一代皇帝可很难说能制住他了。

心念转瞬即逝,但却已暗自下定了决心,是时候削弱他的势力了。

【藩王势大,已经威胁到了中央,这几位叔叔实在让朱允炆坐立难安】

【他觉得该采取一些措施了】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看着天道榜单上的文字,心中却是有几分疑惑。

“咱分封诸王虽是为了镇压边疆,但按理来说,以中央的武力,只要藩王不同时造反,平叛也不应是难事才对。”

【于是朱允炆找到了朱元璋他的三个重臣,分别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

【但这三人都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是饱读诗书,都是文人,也都是书呆子】

【书生误国绝非虚言,他们和朱允炆头一拍就定下了削藩的计划,然而更准确的形容却是,废藩的计划】

【于是在极短的时间里,湘王朱柏,齐王朱博,岷王朱楩,代王朱桂等都被废为庶人,而湘王朱柏更是被逼的自焚而死】

明朝,洪武十三年

“废藩?”

本来挤在一堆,只知道看朱元璋追朱棣这场大戏的诸王顿时就坐不住了。

“爹!”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响彻在了朱元璋耳边。

朱元璋楞住了,他喃喃道,“削藩就削藩,但为何要这样对自己的叔叔啊。”

听见自己未来将要自焚而死的湘王朱柏立马便跳了出来,“爹!这朱允炆太过分了!你怎么会选这么个东西当皇帝。”

其他诸王也七嘴八舌的说道,“就是啊就是啊,他朱允炆要削藩我们都没意见,但他连条活路都不给我们留啊!”

朱元璋也是一时间沉默了下来,他本身就是小农思想,就算打下了天下,当了皇帝也是要让自己的子孙一起享受。

他头一次向朱棣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该反,反的对!”

【此时的朱棣坐不住了,他的确想当皇帝,但他并不想造反,可朱允炆已经逼到他不得不反了】

汉武帝时期

“他太急了。”汉武帝刘彻叹息道,“丝毫不知道什么叫徐徐图之啊。”

秦朝

始皇帝嬴政冷峻的站在上首,底下是诸多重臣。

“那些六国余孽也是这般想法吧,等朕一死怕不是都会蹦跶起来。”

李斯听闻此言立时上前一步。

“臣以为,我大秦与六国余孽丝毫没有缓和的可能,应当以杀制之。”

【此时靖难中朱棣身边最关键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道衍和尚姚广孝】

【这个常年在朱棣身边推销造反言论,唯恐天下不乱的穷和尚终于是打动了朱棣】

【因为朱棣发现,再让他的好侄儿放肆下去,他的小命也会不保】

【于是,他要起兵了,要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他要一路打到南京,打醒那个建文帝】

明朝,洪武十三年

姚广孝听见了自己的名字,虽然心中在为自己未来的成就高兴,但如今的他还没完成自己的梦想呢!

回过神来,周围的和尚们都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他。

主持最先问话,“这个道衍,是你吧?”

姚广孝砸了砸嘴,“如果不出意外,是我了。”

“别担心,再过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