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城城墙之上。
秋风吹起李世民的衣衫,肆意飞舞着。
皇宫禁卫造反的危机,被他轻松化解。
顺手还换上了新的中层将士,以便自己控制皇宫。
玄武门之变,有着丰富政变经验的他,自然知道什么是利害。
不能将禁卫收于手中,皇帝睡觉都不安稳。
只不过做完这些后,李世民一点都没闲着。
立刻拉着宣布效忠的上千禁卫,离开了皇宫。
锦衣卫北镇抚司。
指挥使不在,几个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在主堂商议。
“吾等该如何是好?”
相比于谄媚王振而快速上位的马顺,他们都是老资格的锦衣卫了。
头脑清楚,仔细地分析着现状。
“反了!”
有人脱口而出!
“既然王振的三族活不了,那土木堡惨败的罪责,就是阉党全揽了。”
周围的几人沉默。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在王振指使下做了那么多脏事。
称呼一句阉党,也不为过。
消息灵通的锦衣卫,几乎第一时间嗅到了不安的气息。
“可,就我们这点人,够干什么?”
“天下勤王之军一到,我们还不是破家灭族?”
作威作福的胆子他们有,造反起事的胆子却没有。
大明国力强盛,土木堡只是一次惨败,伤筋动骨但不致命。
“听我的,我们带人进宫夺了皇子,趁乱杀了太后。”
乱世起,妖孽生。
读过几本历史典籍的,就想要来个挟太子以令诸侯。
到时候扔下京师,逃到南京去避难。
在场的众人,不失为封侯拜相。
“这个好!”
还没等别人附和,门外就传来破门声。
“缴械不杀!”
“反抗者杀无赦!”
李世民带着人突然袭击北镇抚司,里面的人没有分毫反应。
一炷香的功夫不到,就被全部控制了起来。
这场起事从策划到失败,可谓是光速。
他们谁也没想到,郕王这个监国反应如此迅速!
当然,如果是朱祁钰的话。
此刻估计会躲在宫中,等着文臣们想办法。
解决禁卫和锦衣卫,都是于谦等人去做的。
“王爷,名册。”
锦衣卫归附的人,拿来了花名册。
城中锦衣卫和禁卫加起来,共计一万有余。
这里面大多是良家子,战斗力有最基本的保证。
比起运粮兵,要好很多。
这一万人马,给李世民的心中吃下一颗定心丸。
稍加训练和赏赐激励,就足以对抗瓦剌的大军。
战争中,守城方总是有优势的。
何况天下勤王之兵,都从四面八方赶来。
京师只要守几个月,就足以解围。
甚至还可以用大军来包围敌人!
想明白这一点后,李世民安然回到了皇宫,打算歇息一会儿。
可睡下没多久,就又出事了。
文华殿偏殿。
北直隶布政使司的人上奏。
“太后,王爷,如今九门聚集了数量众多的百姓。
调动粮草和军械,受到了极大影响。”
简而言之,就是想要逃难的百姓,把城门给堵了。
皇帝北狩,大军精锐尽失。
这个消息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
整个北方都是四处逃难的溃兵。
没几天就传遍了全城,百姓都不觉得京师可以坚守。
亦或者,他们没有赌的胆子。
异族入城,他们的结果可想而知。
其中以富裕之家居多,收拾财宝就打算南下。
“太后,王爷,京师危难之际,这些人竟然不想着思君报国,仓皇北逃。
恳请太后下令,下懿旨禁止百姓难逃!”
有大臣分析着厉害。
“太后,城中多些百姓对守城有帮助。
可以征调他们为民夫运送物资,紧要时上城墙抵抗。”
现在京师到处都乱糟糟的,大家忙的晕头转向。
临时发现什么问题,就临时讨论解决。
很多大臣的想法都是,强行留下百姓。
这样九门通畅,守城也有足够的人手。
更何况,逃难的百姓多了,容易让将士产生溃逃之心。
失了士气,如何能受得住京师?
“太后。”
“郕王。”
大臣七嘴八舌的建议,让孙太后犹豫不决。
她不知道该不该下达这样一份懿旨。
下一刻,孙太后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