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凌冽,汜水关上,入耳尽是一片凄惨的“呜呜”风声。
或许是华雄此前的威武,关下的联军迟迟不得攻上汜水关的城墙,甚至还连连拔营后退。故而城墙之上,整体仍然显得异常“干净”。
城墙上枪戟林立,垛墙后方站着不少膀大臂粗的射手,一看就知道是个中好手。
在一片泛着金属光泽“铜墙铁壁”当中,一个穿着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则显得格外扎眼。
此时这个年轻人正手搭凉棚的眺望着远处。看着关下华雄耀武扬威归来的模样,卢平的脸色就跟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又看了一眼极远处的十七路联军旗帜,蹲在城墙上的青年不由得再一次发出了悲伤的叹息声。
“也不知道我写的信对面收到没?三爷爷啊,我这也算是为大汉效力了。”
卢平,北小历史系高材生,非著名小说扑街写手,可惜连毕业都没有等到,就因为救人而死。
当然,恐怕他的小说也等不到完结的那一天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给他寄刀片。
运气不错的是,死亡的卢平貌似因为做了好事,于三年前魂穿到了东汉末年、同名同姓的卢平身上;而不幸的是,他研究的是唐朝的历史,对于东汉与三国,完全就是个看热闹的门外汉。
卢平表示:能穿越到东汉末年我真的是栓Q了。
又是一声沉重的叹息,与其说卢平在感叹大汉末路,倒不如说是感叹自己悲惨的人生。
“能再活一世,已然算得上很好了。”卢平一边心里安慰着自己,一边默默的吐糟着带他来到京城洛阳的三爷爷。
没错,张飞口中的师侄就是卢平,而卢平的三爷爷正是刘备的师傅,前大汉尚书,卢植卢子干。
至于他为何会出现在汜水关上,写的信又是如何送到刘备手中,这其中的种种仍需要细细道来。
两年前,也就是公元189年,卢平魂穿的第一年,卢植老爷子因为新帝废立之事,仗义执言触怒了董卓,直接被赶回了涿郡老家。
回到家的时候,卢平正在和自家侍女玩捉迷藏的小游戏。额,不太正经的那种。
因为这事,卢植老爷子差点气的高血压都犯了,非要对卢平执行正义家法,大义灭亲了属于是。
也怪卢平平日里威风极了,整个卢家没个敢管他的。因而嘴上没个把门的,当着卢植的面说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直接被卢植瞧上了眼。
卢植:你知道你还玩得这么花?罪加一等!!!!
家法不仅没取消,甚至还把卢平从独门小院提溜到卢植书房附近的房间里,每天进行“汉语言文化攻击”。
除此以外,卢植还给才刚刚十八岁的卢平行了冠礼,起了表字。《说文》(注1)中,平者,语平舒也。也就自那一天起,卢平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即卢子舒是也。
两年啊,整整两年啊,你知道我。。咳咳。
反正言传身教了没两年,正巧赶上了许子将例行的每年点评时间。出于某些目的,卢老爷子带着卢平卢子舒重回了洛阳。
结果还没进城,就被在城门门口闲逛的牛辅看见了。一番训斥之后,卢植老爷子又被几个身宽体胖的大汉架回了涿郡。
而卢平则因为长得一表人才,被董卓留下来当了个八品太史丞。
惨!太惨了!这比49年入国军还要惨啊!
职位虽然算不上高,但就因为他长得帅了点就能当官?那在座的各位吴彦祖岂不是个个三公起步!
当然是有这个方向的原因,毕竟长得丑的在汉朝可是不能当大官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将范阳卢氏绑上战车才是真的。卢植的声望,太高了。
卢平所在的卢家此时正是家族鼎盛之时。作为范阳卢氏三代的嫡长子,未来范阳卢氏的掌门人,卢平自然清楚世家经久不衰的厉害之处。
所以把卢平留在洛阳也是董卓对外释放的政治信号:虽然卢植那个老小子被我撵回家了,但是他孙子可是被咱留下了。咱们这最多算得上是政念不和,可不是要跟大汉世家作斗争。
无论何时,都不要小看古人的政治智慧。
可是充当人质吉祥物的卢平可就惨了。熟悉历史的卢平自然知道,董肥肥可是活不长久的!而且他也不想被打上叛国逆贼的标签,所以如何摆脱董卓的控制,就成为了他当前的第一目标。
除此以外,卢平心里念念叨叨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给自己找一个好的下家!而老曹就是他最想投奔的目标!
什么?大汉忠臣?我听不清,你大声点!
卢平想着,自己在世的时候唯一需要看紧的就是那些个外族。只要肉烂在锅里,就可以。自己又不是他老刘家的人,犯不上为此出大力。
拜托,作为世家子弟,这搁前世不是妥妥的富二代嘛!不享受这花花世界,非要去阻挡历史车轮,这不纯纯圣人行为嘛。
再加上自家三爷爷的影响力,只要不走到最后一步,不仅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