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鬼节碰上鬼敲门,你是开是不开?
李洵一,一个普通长相,普通身材,普通背景的男孩,出生在一个古老偏僻的地方,那里总是发生许多的诡异、恐怖的事情。
而且不瞒你说,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李洵一的身边。
甚至有一些就是李洵一经历的事情。
例如:他是一个尸生子。
七里寻村,坐落在北国十万大山的最深处,可算得上山沟沟。
这里一年四季里只占夏冬两季,要不就是酷暑难耐,要不就是风雪漫天。
即使到了八零九零年代,这里的村民仍然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村中的大小事情,都有胡太婆和黄太爷做主。
俩人都是搬杆子,什么是搬杆子,也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出马仙。
自古以来都有着一种说法:南茅北马。南矛,茅山道士,而北马就是出马仙。
这出马仙,起源是萨满教,是巫师传统的一种延续,大多指一些动物,像是一些狐狸、蛇、黄鼠狼什么的动物仙家,虽说是仙家,那也是修炼成精而附体人身的,进而才让人有了为他人断事治病的能力。
而正派的出马弟子,家里必须供奉着四梁八柱。
这四梁八柱又有说法:四梁乃是胡黄常加上一缕清风。
所谓八柱指的是:扫,看,串,护,通天,归地,关碍,探乒,这八位缺一不可。
关于各自的分工本领,后续你看了故事,便知晓。
胡太婆背后是狐仙,那可是五大仙家之首,也是唯一被列入十大魑魅魍魉的仙家。狐仙的修为很高,但是数量已经很少了。
黄太爷背后则是黄皮子仙家,黄仙上身多半是又跳又唱的,而且还喜欢教训人。所以,平常见到的黄太爷是脾气暴躁,而且绝对是有恩必报,有仇必报的主儿。传说黄仙的腿脚功夫非常了得,是众仙家当中最好的。所以堂子口里有黄仙的话,那么办事就会容易很多了,这黄皮子仙家在民间知名度很高,经常被称之为“黄大仙”或是“黄半仙”。在东北乡下的,看到黄鼠狼来偷鸡摸狗的,都是直接将其赶走,是绝对不敢伤害甚至是杀死的,因为生怕黄大仙降灾,报复这家人。
作为出马仙,婚姻伴侣常常都是有问题的,而胡太婆的老伴儿就是走得早。
黄太爷的老伴儿则是三个儿子夭折的夭折,留下个老三,老伴儿坚持不了这样的婚姻,早些年跟着个普通男人离开村子远走他乡了。
村民不管男女老少,看着黄太爷三儿子,就是黄老三,黄老三的叫着。
今天,农历七月十五,鬼节。
村子里都是格外安静,刚刚入夜,胡太婆就关了院们,隔壁的黄太爷也让黄老三关上院门。想着没事早些休息。
毕竟人鬼殊途,若是冲撞了什么,怕是难以解决。
黄太爷早早水下,而黄老三才刚刚脱完衣裤,刚想入炕躺下,院中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咚咚咚咚...
其实,这敲门也有讲究,这人敲门一般是敲三下,而鬼敲门一般是敲四下。
而且声音沉闷,与其说是敲门吧,倒不如说是拿着肩膀肘子撞门呢。
黄老三非常不满,自己刚刚准备进入梦乡,一边披上满是补丁的棉衣拖着鞋去开门,一边嘴边骂骂咧咧。
“来了!敲什么敲啊,你是赶着投胎啊,还是咋滴,大晚上的不睡觉反倒来叫门,竟搅人清梦......”
院门打开,一阵凉飕飕的风扑面而来,吓得黄老三睡意全无。
门外的人仿佛一根轻轻依靠在大门的木柴似的,咕咚一声,直挺挺的就躺在地上。
厚厚的积雪上只留下一个人形印记。
“哎呀!我操了,真赶着投胎啊,这是真死还是假死啊?”
说着,黄老三一边把人从积雪里捞起来,一边对着里屋大喊:“爹啊,你快出来看看!出大事啦!”
其实黄太爷不是没听到敲门声,本想着拉住儿子,但是又怕惊扰了外面那位,心里也是直打鼓,但是没办法,儿子现在都叫了自己还能不起来吗?
黄太爷穿好衣裤,小跑几步,先来到堂口,抓起桌上的捆妖神就往外屋跑。
这里的捆妖绳,一般是出马弟子用柳枝,自己的头发,老钱等编制而成的,混合着每天上香的香灰和气味浸泡三年,时间一到,取出洗净,放在仙家处供应着。
这捆妖绳拉直了足足有六尺六寸,通体是乌黑发蓝的,确实有驱鬼辟邪的作用,平常也鲜有妖气来到黄太爷和胡太婆这里,今天这位怕是有事相求或是怨念极深。
黄太爷边跑边在心里叫苦:这傻儿子,鬼节鬼敲门,真是染了一身晦气,平常跟着自己,是一点都没学着。
于此同时,隔壁的胡太婆听出了黄老三的声音,也匆匆穿好衣裤,拿起堂口摆放的桃木枪从后门匆匆拐了进来,与黄太爷汇合。
其实这黄太爷也不是本地户,早些年为着黄老三的母亲才过来村里,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