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三章:恩情比天高,是时候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诸位,对于咱废除宰相制,设立军机处,有何看法,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了!”

这时,朱元璋看到众人已经看完了,而且,都开始议论纷纷,便开口问道。

朝堂上静了一下,很快,吕昶就站了出来。

“臣吕昶坚决同意陛下之决定!”

吕昶此刻心里是不平静的。

直到看完了这个设立军机处的方案后,他才知道,为何朱元璋要废除宰相制度。

朱元璋这是在将权利收归己手啊!

这个军机处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倘若自己再坚持,那就不是贤臣,而是讨人嫌了。

吕昶不是傻子,反而精明无比。

再知道朱元璋的意思后,顿时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由坚决反对,改成了坚决拥护!

同时,他也深入的了解了这个军机处制度,发现这绝对是一个及其精明的决定。

因为,这可以让皇帝兢兢业业,不在有以往朝代,皇帝不上早朝,懒惰的现象出现。

想要自己的江山永固,就需要兢兢业业,否则就会国家大乱,丢掉江山,这可以御使好使多了。

于是,他就悍然的站出来,第一个同意设置军机处。

“臣刘伯温附议!”

“臣李善长附议!”

“臣徐达附议!”

“臣等附议!”

见到众臣全都同意设置这个军机处的决定,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

当即就示意朱标,可以宣布了。

“陛下有旨,封徐达为军机处军务大臣,总览全国兵马调动!”

“陛下有旨,封李善长为军机处,总理大臣,总览全国政务!”

“陛下有旨,封刘伯温为军机处,御史大臣,监察全国官吏!”

“陛下有旨······”

朱标展开圣旨,一口气封了八位军机处大臣,其中三位大臣,五位各部尚书。

但令所有人惊奇的是,户部尚书职位,却是空出来,没有任命,由礼部的宋濂代管!

对此,众人虽然心有疑问,但也没敢问。

如今,朱元璋大权在握,权利空前集中,可不是由哪一个大臣说改变,就能改变的。

所以,谁都不敢造次!

整个朝堂之上,也只有徐达知道那个位置,是留给谁的。

而此刻的李善长,刘伯温已经呆立当场,震惊无比。

他们以为在此次早朝过后,就要回家种田去了,甚至他们都已经打算好了,开始规划未来了。

但是,峰回路转!

他们竟然丢了芝麻,捡到了西瓜!

一个军机大臣可比宰相的权利大多了。

而且,还能时刻与皇上一起议论国家大事,最终制定国策。

这可比什么浙东,淮西集团要强上万倍,甚至两者都没有可比性。

而且,他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大明朝的权利核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搞什么集团啊,那不是找打吗?

“臣刘伯温叩谢陛下知遇之恩,从此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臣李善长叩谢陛下知遇之恩,从此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色泪下的叩拜道。

“二位卿家平身吧,咱看的是能耐,只要你们忠于大明,忠于咱,咱会给你们一个重新改过的机会的。”

刘伯温,李善长自然是感恩戴德!

见到时机已经成熟,朱元璋当下就抛出了下一议题。

“今日朝会拖后,咱这里还有一件事,需要大家商议一下!”

朱元璋说话间,就让朱标将‘包产到户’的决策发了下去。

“什么?!”

“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然后以家庭为单位,租赁给各个农户手里?”

“这是要让我们将手里的土地交出去啊?”

“这···谁出的主意啊?这也太缺德了吧?”

“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将赖以生存的土地交出去的!”

“陛下啊,您这是要断我们的后路啊?”

当看到这个‘包产到户’的策略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继而就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而作为军机处大臣的徐达,则一脸微笑的看着众臣,如同看一群小丑一般。

他现在已经明白了朱元璋的谋划。

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

经过这一番大起大落,刘伯温,李善长还能把持手里的田地?

恐怕在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会主动交出手里的田地,甚至还会大力推行这个国策。

毕竟,他们的项上人头,他们的性命,甚至现在的军机大臣职务都是朱元璋给的,他们敢反抗吗?

“陛下这招欲擒故纵的戏码,使的真是绝啊!”

刘伯温,李善长也没有参与议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