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府!”
杨天明咽了口吐沫。
面如死灰。
刚站起来没多久,他又跪下了去。
带着哭腔哀求道:“大师,求求您了,属下去宁王府就是个死字,那边有种机关暗器,可以记住我的脸。”
“属下上次虽然勉强逃出,为了躲避追捕,已经在这房间里呆了半个月未出门。”
“只要我一出大车店的门,军统的人立刻把属下抓起来送到他们的‘审讯室’去,那属下还不如死了算。”
涕泪横流,哭天喊地。
杨天明这位经验丰富,胆色过人的家伙。
竟然怕得连话都说不完整。
大和尚厌恶地看了他一眼。
冷漠道:“这件事没得商量,你自己惹出来的祸,难不成让王爷替你承担?”
“实话告诉你,王爷现在的处境不好,若是今天这件事办的不利索,恐怕就……”
“你自己选择吧。”
杨天明呆若木鸡。
许久之后,他长叹一口气。
“左右都是个死,属下不愿意做怂货,那就陪大师走一趟!”
“好,总算有些骨气。”
大和尚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天色不早,现在就出发,你前面带路。”
……
宁王府。
朱权最近一段时间密集召开各种会议。
经过文山会海的洗礼。
他悲哀地发现,自己治理水平似乎还不如后世一个县长。
幸好,他不用跟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
不然绝对是微操大师那样的运输大队长。
冗长的会议收获不少,至少把一个相当于后世贫困县的管理班子搭建起来。
行政有了眉目,紧接着就是军事。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武装力量。
是朱权的立身之本。
是穿越众的人身安全保证。
现在,大宁卫就像一块香喷喷的肥肉。
一旦周围的饿狼发现这块肉又香又弱,立刻会扑上来分食。
为了自己小命,诸位大佬一致决定,裁撤原本的亲王护卫编制,成立新军。
至于不完全受自己控制的卫所兵,则秘密吸收其中的人员,其他的分化瓦解。
新军总数共计一万人,分为三个师,十个团。
九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
会议结束那天,立刻开始展开军事改组。
原有的护卫原地变为新军一、二、三师的战斗人员。
另外又在城内设置了好几个征兵点,招募兵员三千余人,打散分别进入三个师中。
三个师的师长人员已经确定。
分别是曾经在法国外籍兵团服役的沈明亮,在北非干过雇佣兵的胡大斌,以及在东南亚某地当过一段时间军阀团长的刘德。
他们三人,都是朱权刻意挑选。
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也具备充分的军事能力。
团长则分配给原本的亲王护卫军官,他们的利益也需要照顾到。
至于总司令,则是朱权亲自担任。
虽然他对军事一窍不通,但军权还是要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今天,依旧是忙碌的一天。
朱权处理完工业区的一些业务后,刚准备泡杯茶歇会儿。
忽然,秘书前来汇报。
“王爷,侍卫长请示,门口有一个和尚和一个自称杨天明的人求见。”
“和尚?”
“和尚见我做什么,他们是哪里来的?”
秘书笑道:“就是前几日王局长说的那个城外情报站,其中一人是情报站负责人,那个和尚倒是没在大宁出现过,属下问军统的人,他们也在查。”
“和尚,北平来的。”
朱权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一个激灵。
不会吧,难不成是他?
“把人带进来,对了,侍卫处的人来几个。”
五分钟后,大和尚与杨天明出现在朱权的会客厅中。
“贫僧道衍,见过王爷。”
“小人杨天明,见过王爷。”
两人一站一跪,看起来颇为怪异。
朱权却管不了许多,他实在太激动了。
我靠,眼前这老和尚就是被传为妖僧的道衍和尚姚广孝?
朱棣靠着此人做参谋,获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等燕王登上皇位,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人称“黑衣宰相”。
又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
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可以说,朱棣的成就,很大一部分都是此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