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卫这几天相当热闹。
十几家企业一口气招募了几千名员工。
在成为正式员工之前,他们的任务是当建筑工人。
大宁拖拉机厂的工地上。
两位年轻人卖力的搅拌砂浆。
西北风呼啸,刮在脸上刀割一样疼。
片刻之后,一个身着绿色军大衣的男子,手拿铜锣,边敲边喊。
“休息时间到了,大家赶紧去工棚里暖和暖和,工头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馒头和豆浆。”
两人一听,立刻将手中的铁锹归置一边。
脱下手上的加绒皮手套。
将已经有些汗湿的狗皮帽子摘下。
随着大部队往不远处的工棚赶。
工棚面积很大,刚一进屋,暖气奔涌而来。
微微有些冻僵的身体,终于有了知觉。
“二牛,那边有座位,咱们去那坐。”
年长一些的男子见靠近火炉的地方还有两个空座位,立刻拉着招呼兄弟往那边走。
两人手上拿着分好的两个白面馒头和一碗新鲜豆浆。
坐定之后,拿起馒头开始大快朵颐。
一时间,炉膛里的“噼里啪啦”声。
蒸馒头的水汽声。
吃馒头、喝豆浆的咀嚼吞咽声融为一体。
两个拳头大的白面馒头下肚,二牛又把装满豆浆的碗舔干净。
摸着圆滚滚的肚皮,靠着墙躺下,舒舒服服打了个饱嗝。
身边其他人也差不多一个造型。
“甜的,豆浆里竟然加了蔗糖。”
这帮工人里有曾经在大户人家当过伙计的,立刻分辨出来豆浆里加了在整个北方都很昂贵的蔗糖。
白糖可是大明朝的奢侈品。真不是谁都能吃得起的。
根据明朝笔记小说的记载,普通富贵人家,吃的糕点甜食,加的只不过是甜味剂飴餳而已。
蔗糖,是米价的好几倍。
众位打工人一听,瞬间不淡定了。
“乖乖,这王府银子得有多少,给俺们这些苦哈哈吃蔗糖。”
“王爷果真财大气粗,俺老表在宁王府上做护卫,据他说一个月能有八两银子的工钱,可把俺羡慕惨了。”
“别说那豆浆了,就是刚才吃的那白面馒头,雪白雪白,比俺乡里周老爷吃的都精细。”
“哎,不瞒你们说,俺看到外面那些机器,差点吓的尿裤子,可太吓人了,不知王爷从那弄过来的,俺以前也在北平扛过活,也没见过这玩意儿啊。”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脸上满是轻松愉悦。
王爷仁义,允许他们这些卫所余丁出身的苦哈哈们干一个时辰,休息半个时辰。
虽说外面天寒地冻,时不时还飘盐粒子。
但在其他老爷那干活,绝对没这个待遇。
能给点玉米棒子面,就算不错啦。
这些人都很清楚,在这里干完活之后,还得继续留下来当什么工坊伙计。
所以大家都很热络,不知道谁先起的头,拿出了在工地小卖部买的红色外壳的大宁牌香烟。
“来抽烟,抽烟。”
大家伙互相散烟,连带着二牛和他哥铁娃也分到一根。
二牛拿到烟,忙不迭在身旁的火炉上点燃,叼在嘴上狠狠吸了一口。
“舒坦,铁娃哥,这烟真舒坦。”
铁娃目光炯炯,他盯着手中的烟许久,却没有点燃。
到现在为止,他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是真的。
从一个山西镇逃兵,到成为宁王手下的工人。
而且待遇还这般的好,他不敢相信这一切。
终于,在气氛的带动下,他也将手中的烟点燃。
袅袅的淡蓝色烟雾中,大家的谈兴再一次燃起。
“做梦都没想到,有朝一日老子也能过上跟地主老爷一样的生活,这辈子值了!”
“你小子真没出息,隔壁的钢铁厂,据说一个月发九两银子,还管三顿饭。”
“那面粉厂、制衣厂全是年轻小娘子。据说以后一年发六套衣裳,全家都发。”
旁人一人听完,调笑道:“你这夯货不是没婆娘么,去找一个当人家相公,以后也给你发衣裳。”
“哈哈哈。”
工棚里一片哄笑,欢乐满满。
二牛在一旁傻乐。
铁娃却听得格外认真。
跟这些人相比,他有一个巨大的优势,认识字。
因为某种变故,成了山西镇看守长城的火路墩兵丁。
因为蒙古人入侵,他们那个火路墩除了他之外,全部死亡。
一番辗转,最终在大宁卫落了脚。
刚来这地方,铁娃就觉得着实古怪。
至于哪里古怪,他也说不上来,反正跟大明其他地方不一样。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