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二人对他的话越来越信任,苏阳终于放松了下来。
语气中明显少了一份小心翼翼。
他聊得越发深入,也越发放下心来,简直像是在说书了。
那个抑扬顿挫,让人忍不住就越听越想听。
“洪武帝那可是出了名的能生啊!”
“他在大明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藩王。”
“我滴乖乖,这朱允炆闲下来一想可不得愁死。”
“毕竟在他看来,这些人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藩王都有三个护卫,这就是一大隐患。”
这里讲的三个护卫可不是一般人认为三个人。
而是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
什么叫做不等!
就是你可以在这个区间内随便选择一个数。
“那还用说,这些藩王用脚趾头也知道赶紧选最大的数啊!”
“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当然,这不是想不着造反的问题。”
“就算有些个王爷不妄想要政权,多养点打手保镖看家护院也是好的。”
“这样算一下就可以了解藩王们的军事实力。”
说到这,苏阳还特地朝着朱棣使了个眼神。
好像在说,对吧,燕王朱棣你不是就这么做的嘛。
朱棣忍不住哑口无言。
这肯定啊!
再怎么穷,兵也是一个都不嫌多!
倾家荡产也得好好养着,这可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啊!
“但按说这个数字就算是五万多人,也是干不过朝廷的。”
“可见洪武帝果然是有先见之明的,在安排军队建制时就提前考虑了。”
“毕竟是大名鼎鼎的明太祖朱元璋嘛!”
“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燕王您等几人因为承担了防范外族的任务,成为了例外。”
“而例外的口子一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朱棣沉默不语。
这边境苦寒之地,可不是好呆的。
外族时不时就来打打秋风,特别是北元人。
没他朱棣,能行吗?
他朱棣没有兵,能行吗?
“但朱允炆不这么想啊!”
“这么多护卫,光人头就乌压压的一片。”
“还有那能吓死人的喊杀声。”
“更不用说,其中有一个还是曾经想和他争夺皇位的燕王。”
“刚刚坐上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可是一直都记着。。”
“再加上,身边黄子澄一直在不断起哄。”
“朱允炆立刻就决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下手为强了。”
“当时的他才登基一个月。”
“但他显然没有任何到新岗位上班的羞涩和谦虚。”
“二话不说,他就开始准备收拾起他的那些叔叔们了。”
“他麾下的三个臭皮匠之二的黄子澄和齐泰都极力赞同动手。”
“但他们在目标的确定上起了争论。”
“齐泰认为先拿燕王您开刀为好。”
“而黄子澄却认为,应该先易后难。”
“就是先剪除其他弱一点,除掉您的羽翼,然后再对您动手。”
“朱允炆最后采用了黄子澄的意见,于是周王就成为了第一个牺牲者!”
苏阳说道这里,目光再次看向端坐在上方的燕王朱棣。
而此时的书案后面坐着的朱棣,神色无比的平静。
但在这平静下面,却是即将爆发的怒火。
他的瞳孔猛地睁大,紧紧的盯着苏阳。
似乎已经想到了他的弟弟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
道衍和尚也不由的念了声阿弥陀佛。
这是一盘决定天下命运的棋局,对弈的双方很明显是朱允炆和朱棣两人。
然而身为皇帝的朱允炆手握先手。
于是他在棋盘上下出了自己的第一手。
周王朱橚是燕王朱棣同父同母的兄弟。
在朱允炆看来,他理所当然是朱棣的最有力助手。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拿周王朱橚开刀,再合理不过。
苏阳调整了一下呼吸继续说。
这还是来了大明的这十几天来他说的话最多的一天。
“素来号称仁厚的朱允炆对他的这位叔叔可是一点都不客气。”
“先是派人把周王的老婆孩子加上他本人一股脑儿押到京城。”
“然后直接将他从大明亲王贬为老百姓了。”
“还顺便送给了他全家云南户口。”
“云南啊!这时候还没有怎么充分开发呢,算是半原始状态的荒芜之地。”
“周王朱橚就这样被放到这个地方去当人猿泰山了。”
“哦,人猿泰山殿下你可能不知道,那野生的猴子你总见过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