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章 借水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娘,哥回来啦,哥回来啦!”

  还未到家门口,就有一小女孩在门口叽叽喳喳起来。

  女孩儿扎着两条麻花辫,皮肤有点偏黄,脸部略有些菜色,但一双大眼睛十分的明亮,身材瘦小,黄色皮肤下仿佛能看到包裹的瘦骨,没多少肉。这是这个时代共有的特性—营养不良。

  女孩蹦蹦跳跳的朝着黎书走来,这是他的妹妹,名叫黎花。

  “花儿吃饭了没,咱爹回来了吗。”

  黎书上来拍了拍妹妹的小脑壳,宠溺的看着她。

  女孩眨了眨灵动的大眼睛,回道:

  “回来了,就等哥你开饭啦”

  “好的,那我们进去吧。”

  “好的。”

  “等等,这个先给你。”

  黎书从口袋中掏出了一个东西,在女孩期待的目光下摊开了手掌,是一个鸡蛋,中午剩下的。

  “哇,是鸡蛋,好耶!”

  女孩眼中冒出小星星,接过鸡蛋就开始吃了起来。

  “慢点吃,别噎着,吃完咱就进去了。”

  “嗯嗯。”

  二人回到家中,父母二老正坐在桌边,在商量什么事情。

  黎书的父亲扎着一个头巾,身材佝偻,盘着腿,默默抽着旱烟,一言不发,就听着妻子说话,像是有什么心事一般,眉头深皱成了川字。

  “怎么样,黄村的人,不同意咱们村引水吗?”

  男人依旧没有说话,只是狠吸了一口大烟。

  黎书母亲似乎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叹了口气,继续道:

  “我就说眼下这时节,水比油贵,人家怎么可能答应借水。”

  “这大旱的天气,水就是命啊……”

  黎书就站在一旁,算是听明白了。

  青州府有一条横贯全境的大河,叫青江河,常年水量充沛,其中有一条支流,就连接着黄村的蓄水池。

  得益于此,黄村储水量远比附近村庄要多的多。

  就像这次,小黎庄稻田无水灌溉,早已经干涸,但黄村却仍是有余力维持着水田生产,不至绝收。

  早在六月,小黎庄储水见底之时,就有村民提出去黄村借水,修挖沟渠,将黄村的水引来小黎庄,也不白借,度过干旱后,将田中产量的两成奉上。

  只不过那时干旱的苗头已经明显了,黄村的里正也是明白人,带头拒绝了这次交易,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没想到的是,接下来三个月依旧是大旱不止,一滴雨水也未曾见,炙热的太阳,将大地烤的都快干裂。

  这下,小黎庄的人彻底慌了。

  于是前几日又有村民提议去黄村借水,哪怕用五成田产,甚至只留下过冬的稻米也行。

  但从父亲的反应来看,这次提议,怕也是失败了。

  “唉……!”

  男人长叹了一口气,吐出一口长烟,而后磕了磕烟灰,默然道:

  “这事也怨不黄村的人,他们的水,确实也不多,换成我们也不会借的。”

  “道理是这样,但这个寒冬,没粮可如何得过……?”

  “父亲,母亲莫急,孩儿有办法!”

  “哦,黎哥儿回来了,你可有什么办法?”

  二老只顾着谈话,都没注意到早已进屋的黎书。

  猛的听到自家儿子有办法,二老将视线都集中到黎书身上,急忙说道:

  “快说来听听。”

  黎书看到二老的目光,感觉到了二老眼中的期望,连忙整理了一下思绪,而后不紧不慢的说出:

  “家中有三亩水田,两亩旱田,水田都是种稻米充饥,但旱田基本只能种点蔬菜,麦子。”

  “但蔬菜毕竟不是主食,难顶饱,而麦子虽然甚能充饥,但收成不行,种植的少,也难有大用。”

  “嗯,情况是这样。”二老听着点了点头,示意继续说下去。

  ”所以……”说到这,黎书顿了顿嗓子,继续说道:

  “孩儿就在想,有没有一种农作物,耐干耐旱,可在旱田种植,产量高,又能如米面一般充饥。”

  “这怎么可能。”男人摇了摇头,显然对儿子有点失望,说道:

  “你爹我种了半辈子地,还没听过这种庄稼,有的话,怕是早种上了……”

  “有的!”

  黎书掷地有声的答道:

  “没人种过,不代表没有,可能只是还没有被人发现。”

  “这么说你找到了这种作物?”

  “是的!”

  看着二老不可置信的眼神,黎书笑着说道:

  “早在去年缺水时,孩儿便担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