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倭乱的唯一的途径是开海!
“说白了,沿海商贾世家就是走私犯。开海之后,对海外的贸易由政府出面来主持,不但能丰盈国库,还能还利益于民众。”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的六部大臣无不义愤填膺!
“你说的轻巧,要是这么简单,皇上早就开放了!”
“就是啊,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岂是一句开海就能解决的了的?”
朱灿冷眼看去,果然说这种话的全是文官。
他就知道,东南的利益,跟这帮子文官脱不了干系。
“试问不开海,倭寇还如此横行,如果开海了,倭寇更肆无忌惮了怎么办?”
朱灿看着这些满嘴为朝廷着想,为大明着想的大臣,心里冷笑一声,朗声说道:
“父皇前年的御令还有谁记得?”
不等他们回答,朱灿自己就徐徐到来:
“前年,父皇只是御令不许金银,铜钱,火药,兵器跟外国交易。其余的品类呢?”
要知道他除了明面上是一个皇子外,他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
只要是这个世界上有的,他都恨不得插上一腿!
生活中的商品除了以上五种,可不下千余种吧?
你们一句话就把百姓的财路全都给堵死了?是何居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轰!
对啊,既然皇上的意思并非是所有商品都不能出海,那么其他的呢?
茶叶,丝绸,瓷器!
那可都是出口的紧俏商品啊!
谁说的片板不能下海!?
当然不是倭寇!
更不是明朝的老百姓。
“是谁在曲解陛下的意思?在危言耸听?一目了然!”
朱灿只说了这么多,
朱元璋眼中的赞许越发明显!
是啊,朕还纳闷呢,为什么朕没那个意思,
他们却执行成了寸板不许下海了呢?!
“灿儿,你过来,到朕身边来。”
朱灿紧张的看着这个喜怒无常的老皇帝。
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底下的大臣们却都震惊的无以复加。
朱元璋最看重亲情,他们知道。
但是他看重的亲情中如果加上欣赏,那可就不得了了。
因为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他的一举一动都有深意。
那些前半个时辰还在犹豫追随谁的大臣,
此刻心中的天平有点儿倾斜了。
还有的大臣正在头疼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去擦东南的屁股,才能不让皇帝发现他们里外通吃。
随带着看朱灿的眼神都有点儿怨恨。
你一个陪跑的,好好当你的王爷的了,没事儿研究这些个东西干什么?!
然而,老百姓却喜欢这个王爷!
这个年轻的王爷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尤其是东南沿海的百姓们。
大明臣民今天处在震惊当中,
没有人知道自己的脑海中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画面,
但是这一个时辰却让他们见识到了两个画面中那两个孩子的不同。
左边的那个一看就是个贵公子,
右边的那个家世稍微逊色一些。
可是当他们听到了关于海禁的讨论时,
尤其是东南沿海的百姓深有体会!
他们觉得右边那个孩子似乎更懂得他们老百姓的疾苦。
是啊,朝廷年年派兵来打倭寇,
倭寇却越打越多!
遭殃的只有沿岸的百姓,他们的生命都朝不保夕,
如今有这么个人终于看到了他们的疾苦,
怎么能不让人感恩涕零呢?
于是东南沿海的百姓真心希望这个齐王,
能够为当地老百姓解决这个问题,
让他们安居乐业,免受刀兵之苦。
而在山东青州府更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朱灿?!
齐王?
整个山东青州地界的老百姓异常兴奋!
那是我们的齐王哎。
经过六年的时间,这位齐王在青州可谓是家喻户晓。
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
原因当然不是历史上那个齐王的残暴。
而是因为他的慷慨!
也不知到这个王爷哪里来的那么多鬼点子,
大街上的店铺十间里就有九家是他名下的。
什么酒楼茶馆,布行,花楼,甚至还有什么酱菜,小吃。
反正是生活中用得到,吃的着的,各行各业,就没有他不涉猎的。
人家还不嫌买卖小。
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骡马猪羊,
只要你本本分分,老实善良,找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