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04章:先杀两个宰相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赵桓看着底下这帮人精一样心中满是小九九的大臣,嘴角微微一扬。

当皇帝就是好,想干嘛就干嘛。

为所欲为嘛。

“皇城司,指挥使何在?”

“臣在!”

却见一身穿战甲的彪形大汉跨步走了进来,目光之中满是阴狠之色,那速杀的气息,让空气都冷了三分。

李邦彦愤怒不已,出手指责。“大胆,小小武夫,竟敢带刀进殿。”

“你可知此处乃是金銮殿,是天子与群臣议事之所,来人,将此等逆贼推出去斩了。”

该说不说的,宋朝的士大夫权力的确很大,皇帝都还没发话,臣子竟然当面呵斥!

当然了,表面工作他们还是要做的,说完了以后肯定会跪在地上假惺惺的说一句,臣有罪!说是为了天子的安危,一通马屁拍上去。

李邦彦刚才说的话,也是其他大臣内心的想法,这马一标即便是皇帝的亲军又如何?

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带刀进殿,这可是有忌讳的,更何况武夫本来就没有什么地位。

赵桓一拍龙案,“李邦彦你放肆,谁给你的狗胆?究竟你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

李邦彦也早已料到了如今的场景,装作一脸惶恐的跪倒在地:“陛下请息怒,臣也是担心有损陛下威严,冒死相谏。”

宋朝一直以来就没有杀过士大夫,这是赵匡胤定下的规矩,李邦彦之所以这么有恃无恐,自然是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皇帝不但不会杀他,反而传出去还落了一个忠君报国的名声。

“名声?”这样的名声你还是去地府要吧,看阎王爷给不给你。

赵桓嘴角微微一扬,露出了八颗牙齿,皇帝一笑,生死难料。

“李卿,你的确是在冒死,既然你是如此想法,朕也不太好拒绝。”

随后回过头来,给旁边的宦官使了一个眼色。

旁边的太监立刻拿出了圣旨,大声开口念道。“朕绍膺骏命:如今金贼南下,李邦彦身为太宰,畏惧如虎,有辱大宋国本,革去太宰之位,即刻拖出午门,斩立决,钦此!”

话音刚落,群臣惶恐。

自从大宋开国以来,还从未出现杀文官大臣的事,就算是犯的事再严重也顶多是流放,更别说此刻在朝堂之上公开宣旨,而且杀的人还是尚书左仆射当朝太宰。

在他们看来,这没什么的,也就是提求和的事,这就被杀头了?太不拿宰相当回事了。

大臣们以为并不算什么事,但赵桓却不敢苟同,在他这个后世人看来,李邦彦就是个大奸臣,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在割地赔钱,在卖国。

此等汉奸不杀不足以平民愤,难不成还留着搞贪污吗?

“陛下,求你饶臣一命,臣错了,再说我朝也没有午门,这是要弄哪样?”

王黼立刻站了出来,“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他并不是和李彦邦关系好才打算救他,相反他和李彦邦关系平时并不怎样,主要是他刚才也站出来求和了,要是杀了李彦邦这老东西,那岂不是连他一同连累了。

“陛下,自从太祖开国以来,刑不上大夫,臣等不愿陛下开此先例!”

同样要求要议和的童贯,此刻也表现的有些不淡定了。

赵桓声音平淡有力,“王卿家多虑了,那朕就从这里开了这先河吧。”

“陛下,臣等一生,忧国忧民,忠君爱国,可谓是肝脑涂地。”

“方才李相公所言,也是为了我大宋的万万黎明百姓着想,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着想。”

“陛下刚刚继承大统,如此这般杀戮忠良,与商纣何异呼?万不可如此。”

赵桓目光锐利地盯着王黼,这老壁登是话里有话呀。

他这才刚刚登基,满朝文武却都是宋徽宗的旧臣,尤其是为首的李邦彦,蔡京,童贯,王黼这几个垃圾货色。

刚才说的这话明显是在威胁赵桓,难怪这么横,原来是有恃无恐。

虽然李邦彦这老东西最后也被赵桓杀了,但那个时候不一样,是形势所迫。

现在赵桓就想杀了他,满朝奸臣摆在这里,不杀又怎么能行呢?

赵桓一拍龙案,愤怒的站了起来。

“很好,王黼,你张口闭口忠君爱国,好一句是为了朕的江山社稷,黎明百姓。”

“李岩,你死哪儿去了?”

御史李岩听到这话连忙站了出来。“臣在!”

“给朕念!”

“臣遵旨!宣和二年,方腊忤逆犯上,王黼竟然粉饰太平,隐瞒不报,致使叛军力量迅速扩大,连破六郡。”

“太上皇派童太师率军十万,这才平定叛乱,而王黼本人非但无过,最后竟然升任少师,次乃欺君大罪。”

古人一般是不会直呼其名的,时以表字相称呼,直呼其名就是不尊重对方。

李岩直呼其名,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