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514章 国医大家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田蔡讲的课程并不是学完就等于合格了,后面还要有系统的考核。

  这就是今天田蔡来中医学院找宁飞白的原因,两人又找了几位有空闲的教授过来,关着门在屋里商量了半下午。

  然后中医学院的学生们冷不丁接到通知,还有一年结业的他们突然被加课了!!

  原本大家临时加课还不太乐意,可一看要增加的学科内容和授课人。

  学生们:院长,我觉得加一年不够,我们还想再学几年!!

  等中医学院将田蔡要在学校里公开授课的消息贴在校门口的公告栏,看见的人都沸腾了。

  第一个看见的人以为自己眼花。

  田蔡医生是中医学院的教授,在这边授课是很正常的。

  不正常的是,这堂课面向的不仅仅是中医学院的学生,外人也可以去!

  因为怕上课的学生太多,教室里坐不下,宁飞白让田蔡在中医学院的小礼堂授课。

  所以她一进来就被下面黑压压坐着的那群人吓了一跳。

  坐着的不仅仅是学生们,头几排居然还坐了不少学校的助教和导师,甚至还有几个田蔡认识的教授,宁飞白也来了。

  礼堂座位不够,就连过道里都有人。

  一些校内的学生来得早,勉强能抢占个位置,甚至有的是三个人挤两张椅子。

  可那些来自校外的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大概也想到自己不会有位置了,于是提前准备了小板凳。

  有些没准备的,只能稍稍靠边站着听,免得挡住后面人的视线。

  本来嘈杂喧闹的小礼堂,在田蔡走进来那一刻渐渐安静下来。

  整个礼堂近千人目光灼灼的盯着前方。

  看着那个优雅大方的女人缓缓走上讲台,在话筒前站定。

  看着她温柔又坚毅的眼神在全场转了一圈,然后笑着开口,“大家好,我是田蔡。”

  田蔡记性好,她发现有不少人看起来很面熟,都是曾经参加过医院考核但没通过的人。

  难得这些人仍旧保持一颗向学的心。

  她的课对外开放,这些没能通过医院考核的人都可以来上。

  跟医学院的学生们一样,经过一学期或者一年的学习后,他们可以再次参加军总医院设立的考核。

  实际也就是田蔡设立的考核。

  考核通过,军总医院依旧会给这些人开具证书,制药厂也会按情况需求配备药品。

  也算是中医学院给野路子出身的大夫们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

  这些人多数是来自诊所,或者本身是村医,一般有一定行医经验,只是没有系统学习过。

  还有一些是在科室里不被重视的大夫,甚至有几人还是西医毕业后转学的中医。

  田蔡知道她和宁飞白的这个决定能帮不少人,但是具体能有多少,谁也不知道。

  只是想给那些原本就热爱中医但没机会学习的人一点希望。

  他们也确实没让人失望,紧紧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拼尽全力只为学有所成。

  从华国出来的那66位中医大夫很快被分配到世界各地。

  他们一到工作岗位,还没等适应漂洋过海的文化差异,就已经有数以千计的病人在等候他们。尛說Φ紋網

  看不过来,根本看不过来。

  人家都说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国外的钱最好挣。

  没多久他们就发现,月亮圆不圆没注意,在国外挣钱多是真的。

  但病人也是真看不过来。

  扎针扎得手都要断了。

  田蔡在中医学院培训的这些学生经过一年时间学习,虽然没有前几批那样的临床经验,但因为参加培训的时间更长基础更扎实。

  他们毕业之后,通过在各个中医科室的学习与临床操作,医术变得越来越厉害,治愈了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

  这些学生也有不少出了国,更多的还是选择留在国内。

  因为田蔡不定期会在中医学院的小礼堂授课,他们都不想错过。

  而她讲的东西,都是书本上没有的,每一次学习,都让人感觉到自己在进步。

  那些参与培训的大夫们,通过军总医院考核的有数十位,很快就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从田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到现在为止不过十几年时间,却攻克了数种一直困扰着人们的疾病。

  肺癌、乙肝、白血病,据说下一步还要研究治疗肾衰竭的相关药物。

  军区制药厂从只有不到一百人的小厂,到现在拥有上万职工,多少退伍伤残老兵在这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还有那重拾的信心和尊严。

  制药厂周边更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