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章 楚暨入学堂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有一天,楚暨突发奇想,说他走到这儿来的时候经过一个县城,就在离村里不到30里路的地方。

于是,那天我们借口天气太冷没和母亲去采珍珠。等她一出门,我和楚暨就悄悄跑到县城去玩。

我们顺着大路一直走,大概20多里路的样子,就看到一座大桥,穿过大桥,竟然真的找到了县城。

街上热闹极了,挑着担子的小摊贩正在卖冰糖葫,旁边还有包子、烧饼之类的吃食,往里走还有卖胭脂首饰的地方。

可是我们都没有钱,只好跟着冰糖葫芦馋了一路。

后来我们就迷了路,闯进了一个有很多孩子的地方。

楚暨告诉我:这里是学堂。

“学堂是什么?”我不太懂,就仰起脸问楚暨

楚暨说:“学堂就是读书的地方,你听他们在念书。”

我们就躲在靠墙的那片竹林里听人背书。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听了一会儿,楚暨觉得无聊,就要拉我往里走。

正巧先生带着学生出来,一下就看到了我和楚暨。我虽没读过书,也不识字,但是没有主人邀请不能随便到别人家去的道理母亲还是教过我的,正当我羞愧的无地自容的时候,为首的一个学生质问我们:

“尔等何人?无故跑到学堂作甚?”

楚暨不慌不忙,拱手说到:

“我与家妹初到县城,迷路经过此地,一时被诵读生吸引,才不小心误入了,请先生和各位学子多多包涵。”

那名学子又道:“迷路?我看尔等就是故意扰我念书。若不然,凭你,怎能入得了学堂,做梦吧!”

楚暨见来人有鄙夷之意,便出口反驳:“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你既为学子,理应宽和仁爱,怎么反倒出言伤人。”

那名学子见楚暨态度强硬,抬手便要前来。

先生看形势不妙,便出言阻止。

“够了”

又向我和楚暨说到:“来者是客,你们既来了,就和我们同去看热闹吧!”

说罢,便带着我们一行人走到街上,径直穿过一条巷子,远远就听见前方人声鼎沸。

先生摸着他长长的胡须,得意地告诉我们:

“本县有一名学子寒窗十年,而今已高中状元,不日便将进京面圣,现正在黉门堤巷打马游街。”

我和楚暨新奇不已,屁颠屁颠跟着去看。

只见小小的巷道内锣鼓喧天,那高中的新科状元骑着高头大马,穿着锦衣玉袍,满面春风。

看客站了整整两条街。

学子们都看得瞠目结舌,只有楚暨若有所思。

先生眉眼含笑问到:“怎么样,开眼了吧!你们谁有本事,将来也考个状元郎回来。”

学子们都不敢言语,只有楚暨说到:“这状元郎的确了不得,我若是能到学堂读书,将来准能考上。”

先生听了哈哈大笑,说:“好,那你明日便来读书,我不收你学费。”

楚暨答到:“那就一言为定,我先回家禀明母亲,明日一定前来。”

说罢,请先生指了路,便带着我回去了。

此时已到申时三刻,我和楚暨连走带跑,才在母亲锁船前,赶到码头。

楚暨看我满头大汗,赶紧拿起衣袖给我擦拭。

晚上,楚暨向母亲禀明情况,准备翌日便去学堂读书。

母亲有些错愕,但也没有多说什么,男孩子读书才是正业。她连夜赶制了一件衣裳,第二天清晨楚暨出发前,又拿出两文钱给他,叮嘱他饿了就买些吃食。

村里的采珠人知道这件事后,都很高兴,经常给楚暨塞些吃食,让他好生读书,将来出人头地。

楚暨的字写的越发好了,他每天回来时已到傍晚。有时候,我们就坐在湖边上拿起树枝,沾点湖水,在沙子上写字,他每天都把学到的内容教授给我,有时也帮乡亲们写些书信。

再后来,他找了一个帮人抄书的活儿,几天才回来一次。不过也好,总算自己能养活自己了……

安葬完母亲后,楚暨又回学堂去了,临走时,他把身上的钱都给了我。

家里没有劳力,衙役来催了几次。

每家每户都要有人去采珍珠,祖父祖母年事已高,我只好接手了母亲的工作,成了一名采珠女。

在湖上,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将蚌壳捞起,用刀把它们分开,拿出珍珠,再把受伤不太严重的蚌壳丢回湖里。这是母亲告诉我的,她说:“万物有灵,我们最好不要害了它的性命。”

对于那些受伤严重,不能再存活的蚌壳,我只能选择快速把肉剜下来,结束它的生命,不再徒增痛苦,再加上我确实需要这些蚌肉来解决一家几口的温饱问题。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