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昭烈赐字,诸葛逸,字..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诸葛逸愕然的看了一眼刘备。

他没想到这位汉昭烈帝的四维跳度有如此之大。

前一秒还在考校自己过目不忘的能力,结果,下一秒就问了一句自己是否有表字。

虽然不解其意,但诸葛逸面上还是老老实实的做出了回应。

“未有!”

“侄儿今岁不过一十二,未至成年,遂不曾有表字。”

真实原因诸葛逸没说。

刘备既然有此之问,便说明他欲要赐字给自己。

他诸葛逸如果说了真实原因,反倒只会令刘备下不得台来。

刘备闻声,霎时间开怀不已。

“哈哈,贤侄虽然自言十二,但备观汝言谈举止,可不像是一个十二岁少年郎。”

“不知……”

“汝可愿意让我给汝起个表字?”

面对刘备所问,诸葛逸自然是愿意的。

因为这显露出的是刘备这位大汉皇叔对他这位后辈的关爱和亲近。

甚至。

将来随着刘备势力的不断壮大,凭着这层关系,诸葛逸在跻身高位的过程中将会畅通无阻。

然而,即便有诸多利处……

诸葛逸依旧没有急着立时应下。

而是不着痕迹的看了眼远处主位长案前的诸葛亮。

是否接受刘备的赐字,不是他能应下的。

具体的。

还要看诸葛亮这位父亲的态度。

刘备察觉到了诸葛逸的小动作。

他顺着目光望去,顿时明白了诸葛逸的……为难。

他看向诸葛亮说道:“孔明,我对你诸葛家这位麒麟儿甚是喜欢,不知可否给他起个字?”

刘备保留了对于诸葛亮的尊重。

没有因为自己是主公,而毫不顾忌诸葛亮的感受。

“主公大可赐字便是。”

“亮之犬子能得主公赐字,是他的福气。”

将舆图看的差不多的诸葛亮将目光收回,踱步来到了刘备和诸葛逸的身边。

庞统也是差不多。

他在将展开的图卷帛书收好之后,也凑上前准备听听自家主公会给诸葛逸起甚表字。

见状,刘备在环顾了三人一眼之后,细细思量了起来。

观其神色。

甚至比方才对张松说出那句“君不负备,备此生定不负君”的承诺时,还要凝重三分。

对此,诸葛逸并不觉的奇怪。

因为古人对于名和字极其看重。

无论是取名,还是取字,皆是有着特定的规则和讲究。

民间更是素有“名以正体,自以表德”之说。

通俗来讲便是:名是用来区分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

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相同。

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者却也在无形间形成一种互补和延伸。

以他今日见过的张三爷为例。

张飞,张翼德几个字中,飞是名,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翅膀震动而造就的功德。)

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

既“居易”是因,“乐天”是果。

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也不乏有些表字特殊的。

如有些人效法古人,则取字“士则”“思贤”“师亮”“子敬”“子渊”等

有些表字则是寄托了对当世人的厚望,如“温叟(长寿不夭)“乐安”等等。

当然。

最为常见的。

则是以兄弟之间的排名为前缀,后接一个单字。

诸葛逸不知道刘备会给自己其何等表字,但想来也逃不过这几种情况之一。

“有了!”

倏尔之间,刘备的手掌轻拍桌案,神采飞扬中衍然一副成竹在胸。

“贤侄以逸为名,逸者,性情高雅之士也!”

“是为致!”

“然,“致者”内蕴有些许无为,归隐之意,备颇有不喜。”

“遂取谐音为治!”

“图一个有为。”

说着,刘备用手指向诸葛亮和诸葛逸,“贤侄,汝为孔明的长子,是谓伯。”

“故此!”

“我给汝取表字……伯治何如?”

“诸葛伯治,今后便是你的表字。”

刘备娓娓道来,说出了自己给诸葛逸取字伯治的用意所在。

不但定下了诸葛逸是诸葛亮家门长子的身份,更是在其间包涵了他对诸葛逸未来的期许。

希冀诸葛逸做个有为之士,而非是附庸风雅的无为逸者。

我,诸葛逸,字伯治!

诸葛伯治,便是我在这个时代的称谓吗?

好像……

也不错!!!

接受了刘备给自己所起表字的诸葛逸没有迟疑,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