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4章 谁动了我的账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陶监匆匆用饭后离开。之后,两车书进了梨香院,黛玉且惊且喜,抿嘴含笑令小红拿着书目去对着收拾。

  书先被粗使仆妇们搬进书房,堆在已经铺好了几个大大的多罗呢包袱皮的地上。新鲜刻印出来的书带着特有的墨香,严谨剪裁装订起来的样子威风凛凛,令人敬畏。

  孟姑姑走过来,羡慕地抚过最上面封面上印着《汉司马迁史记》的一本,抬眸笑看向黛玉:“看来史馆这两年没闲着。这竟是通史,从《史记》到前朝史,这竟是一整套。”

  林黛玉微微笑着,却又垂下眼帘,附和道:“陛下烛照万里。我先父当年便爱读史书,这史记更是他的心爱之物。

  “我幼时还曾翻过几章,果然文笔峻峭,气象宏大。只是那时年纪小,先父说我看不懂,不让看。”

  “史记倒在其次……这可是一整套史书啊。”孟姑姑慨叹着,拍了拍那高高摞起的书堆。

  林黛玉的目光也跟着追了过去。

  孟姑姑没注意到,那一套史书下面,还压着一套《资治通鉴》。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

  历朝历代,只有世家大族想要培养成宗妇、命妇的女儿,才会让她们读史、读通鉴。

  皇帝送这些书来,也许是陶行简口中所谓的“圆如海一个读书梦”,但也许,皇帝是对自己的智识,寄托了另一则期待?

  是哪个勋贵吗?

  林黛玉静静地思索着,过了好一时,才问道:“姑姑可知京中哪一座大府里,缺内当家了?”

  啊,这!?

  孟姑姑愣住,半晌才反应过来,不由笑了:“我一下子没明白!上月陶监跟我说,请了陛下替姑娘挑人家,还特意嘱咐我暂时先别跟姑娘说。怎么姑娘就猜着了?”

  “姑姑看这些书,若是只当消遣,怕是我能看个三五年。可若是当功课,一年上下就正好。”

  黛玉叹口气,似嗔非恼,“这不就是想让我去掺和一些女子本不该掺和的事情的意思么?”

  忽然,晴雯从后窗探头探脑地出现,说了一句:“咱们家老太太跟祭酒家结亲,娶了大奶奶来,就是因为李祭酒当年挂在嘴边上的话:女子无才便有德。”

  “去!”黛玉瞪了她一眼。

  晴雯做个鬼脸,一溜烟跑开,接着跟春纤、柳家的亲自爬高上树地摘梨子去了。尐説φ呅蛧

  孟姑姑走到后窗,看着外头活泼的小姑娘,笑了笑,转身看向黛玉,安抚道:“陶监这样疼你,必是要趁着陛下恩深的时候,给你寻个好人家。

  “以他对你的疼惜,怎么会让你去太过复杂的府邸?尤其是还需要女眷们掺和朝堂之事的地方?放心吧,不会的,这书只是给你消遣的。

  “不是说了么?你想把这些书怎样都好。”

  “当嫁妆便更好了。”雪雁笑嘻嘻地站在地上给小红帮忙,回头跟着调侃了一句。

  小红擦了把汗,头也不抬,低声警示雪雁:“今儿先不说这个话。”

  雪雁一噎,想到今天才刚结束了林如海的大祥礼,忙闭上嘴低下头去,假装翻检手里的书。

  孟姑姑向小红投去赞许的目光,同时看向黛玉:“三个月后,姑娘就该除服了。我的意思,姑娘还是该早些打算一下日后的前程。”

  黛玉丢下一句“累了”,上床面向内倒下。

  这虽然的确是个正经话题,可她今天,还不想提。

  且再让她,装一晚瞎子。

  这一大堆书,直收拾到了掌灯,才全都草草垒上了书架。

  小红和雪雁累得腰酸背疼,吃了口饭便回了房。

  可是过了不到一刻钟,孟姑姑正在给林黛玉进行每日一次的例行听脉,小红面色怪异地双手捧着一个黄杨木匣子走了进来。

  “怎么了?”林黛玉从小红脸上发现了一丝从未见过的恐慌。

  小红走过来,把匣子放在桌上,打开了,是两本册子摞在一起,面上一册摆得稍稍有些歪斜。

  “我这匣子放在我箱子的最里头,从来都是背着人拿出来,背着人写。这会儿春纤去厨房打水洗澡,我才拿了出来。

  “可我明明每次都是把两本册子一起放回去,放回去之前一定摞整齐。今儿我拿出来,这两本册子却不齐了。”

  林黛玉心中轻动,却温柔地笑了笑,道:“上头这本册子,是我的私账罢?”

  “对!下头这本是姑姑的。”小红的眼圈儿有点儿发红。

  孟姑姑眼中精光闪过,看了看黛玉神情,跟着笑了笑,道:“无妨,不算什么大事。”

  “这怎么不是大事?”小红冲口而出,却又立即咬了自己的嘴唇,低头哽咽道,“姑娘和姑姑相信我,才让我管账。可我却没放好账本,让人私下里偷看了去了!都是奴婢无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