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陇西卫指挥使李云飞。”
“屡次违抗兵部调令,还请治罪!”
应天府奉天殿上,刚刚山呼完万岁。
左丞相李善长越众而出,疾声大呼道。
“李云飞?”
“怎么又是这个小小的指挥使?”
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眉头轻皱了起来。
这半年来,西北边陲这个小小卫所的指挥使,出镜率不可谓不高。
这已经是他不下于十次,从李善长口中,听到这个名字。
“这次又是什么事,给咱说说。”
朱元璋也没有着急下结论,他要是没记错。
陇右李家能当上陇西卫指挥使,还是刘伯温举荐的。
“陛下,近半年来,西北洮州附近,北元旧部联合当地反叛组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兵部调派西北方向各卫所兵力前往清缴。”
说到这里,李善长恭敬地对着朱元璋拜了一拜。
“在陛下英明领导之下,各卫所将士们奋勇争先、视死如归,无不取得连连大捷。”
“可唯独他陇西卫指挥使李云飞。”
李善长立马又换上一脸痛惜的神色。
“兵部前后已不下数十次催促,可这位朝廷钦点的指挥使。”
“每次都换着花样装怂拒战。”
“这次可好,找的理由更是奇葩,竟然怕耽误秋收而不出兵?”
“哈!哈!哈!”李善长冷笑三声。
不屑之色溢于言表。
“现在才六月,这位将军就算是害怕打仗,也请他找个像样点的理由吧?”
“再者说,陛下建立卫所的目的,就是为了戍卫我大明大好河山。”
“像这样只知道耕田拒战的草包怂将,就没有必要浪费我大明粮草了吧?”
李善长表达完自己的意见,不经意瞅了瞅不远处的刘伯温。
“陛下,臣建议,直接砍了这位怂蛋将军的脑袋。”
信国公汤和越众而出,愤怒出声。
“李丞相是文臣,心思有点软弱还说得过去。”
“可咱们这帮老兄弟,当年跟着陛下征南战北。”
“靠的就是不屈的战意和陛下英明的领导。”
“作为我堂堂大名的武将,怂包成这样,这小子就没有活着的必要!”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汤和的话,直接引得朝中大臣们哈哈大笑。
特别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淮西武将集团,一个个笑的更是张狂。
“臣等同意汤帅意见,直接砍了这位怯战的将军。”
“我大明自征战开始,军中就没有出现过如此的怂包软蛋。”
“这么怂的武将别说是大明,历史上都不多见。”
“我看这位,被称作千古第一怂将,再为合适不过。”
武将集团的各位将军们,笑的张狂不说,说话更是一丝情面都不留。
李善长不动声色地捋着自己胡子,眼角得意地眯成了一道缝。
“徐国公,你倒是说句话呀?”
“咱们带兵打仗,手底下就没有怂包的士兵,更何况是将军呢!”
见边上的徐达愁眉不展,汤和问起了老哥哥的意见。
“好你个汤和,这是要把老兄弟架到火上烤呀!”
看着龙椅上脸色越来越黑的朱元璋,徐达越发没有底气发表意见。
这位带着他们这些老兄弟打天下的皇上,现在他越来越看不透,越来越害怕了。
“陛下,臣不知陇西卫那边的具体情况,实在不敢妄言。”
好歹听到了一些不同声音,朱元璋的脸色,总算是稍稍缓和了一些。
随即对着大殿中,低头不敢出声的刘伯温问道。
“伯温呀,咱要是没记错的话,这位指挥使,好像是你举荐的吧?”
刘伯温听陛下点到自己名字,头垂得更低了。
“陛下,陇右李家能成为陇西卫指挥使,确是臣下举荐。”
“可这也是通过内阁诸位大人商议决定的呀!”
很明显,现在这个李云飞已经处于风头浪尖。
刘伯温作为举荐人,肯定脱不开关系。
现在只能是,能撇开一些,就尽量撇开一些的好。
“臣举荐他们,也是因为陇右李家自唐朝开始,就是当地的豪门望族。”
“由他们统领陇西卫,对于当地军民稳定,还是有非常巨大的作用。”
“陛下,臣下以为,就算要定罪,也要搞清楚事实。”
当然,李云飞要是一点问题都没有,那肯定是在好不过。
但是很明显,绝没有空穴来风。
刘伯温虽有辩驳之意,但也架不住陇右李家这个猪队友的存在。
浙东集团首领的发言,让他身后的官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