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良冒功!”
贾珺咬牙切齿,
之前就说过,贾珺出征一方面是想建功立业,一方面则是救这些百姓于水火之中。
对这些古代无辜的百姓,贾珺还是有些同情心的。
没想到..
就在玉门关之后,这些可怜的百姓竟然被自己人屠刀相向!
粗略估计一下这些布袋里的耳朵,这一伙士卒最起码杀了三四百名百姓!
“一群畜生。”
贾珺骂了一句,转头看向一旁的百姓。
那个刚刚被扔出去的小娃娃,哭嚎着跑到自己已经死去奶奶的身边,不停的哭泣着。
一个老汉,站了出来,哭嚎道:
“军爷!放过我们吧,我们是真的没有粮食了,军队要的粮食我们都上缴上去了,真的一点粮食都没有了!”
“感谢将军帮我们杀了匈奴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放过我们吧....”
老汉和那些幸存下来的百姓不停的求饶,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不知道?
可能吗?
这些假装匈奴人的士卒说的都是汉话,一看就是大周的军队假装的匈奴人....但是百姓们不敢说,也不敢知道...
这是军队的丑事,
若是守军们知道了,怕是会第一时间杀人灭口。
之前就有过类似的事情,
一等伯牛继宗抓住了一批杀良冒功的士卒,将其全部处死,而后....也没有放过那些百姓。
正是因此,这些百姓们才这么害怕,才不停的求饶。
求饶声声,
落木萧索,
秋意悲凉。
“都起来吧。”
贾珺将那名老汉搀扶了起来,说道:“我们是京都来的援军,老乡们放心,不会对你们动手。”
“袁二,给他们一些粮食。”
一名身穿黑铠的壮汉翻身下马,从铁浮屠军里拿了一些干粮送给老乡们。
这是铁浮屠军里的自带的统领,名为袁二。
收到干粮的百姓们都愣了一瞬间,这才明白贾珺真的和那些疯狂的守军不一样!
手中的干粮不会作假!
有饿了几天的百姓已经开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乱世盛世,百姓皆苦。”
贾珺摇了摇头,吩咐道:“这些人的尸体都带上,前去玉门关军营!”
“是!”
铁浮屠听令,像是抓鸡崽一样抓起那十几个士卒的尸体,放在马匹上,向着玉门关方向走去。
百姓们都跪倒在地,不停的感谢着贾珺,给贾珺送行。
........
越过三座城镇,就能抵达玉门关。
这一路上,
贾珺又遇到了四波杀良冒功的守军,总共加起来四五十人。
要知道,
这才短短的一个时辰而已,就遇到了四五十个杀良冒功的士卒...
足以见得这里的守军究竟腐朽到了什么地步。
而且....
若是这些普通的士卒没有得到长官的默许,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看来守军内部也不是很干净啊!
“希望你们不会招惹到我头上。”
贾珺心道。
“走吧,去玉门关。”
贾珺下令,纵马疾驰,玉门关就在前方。
三千铁浮屠如同幽灵一般紧随其后。
.........
所谓玉门关,
其实是一座巨大的城池,在城池里有不少百姓,以及大量的守军。
关塞险要,只要扼守关塞就能阻挡匈奴人南下的步伐。
但...也只能扼守关塞。
在玉门关之外是无垠的大漠,只有匈奴人才熟悉大漠之中的路。
在大周刚刚建立的时候,有不少次大周军队都将匈奴击溃,结果前去追击的时候因为不熟悉路线而损兵折将。
此时,
在玉门关巨城最核心处的帅府里。
一位气质儒雅的男子端居首位,正是四王八公之一:北境王。
在他的座下则是治国公的后代一等伯陈懿,镇国公的孙子一等伯牛继宗,以及诸多将军。
如果贾珺在此,就会发现,这位北境王,就是在红楼里对贾宝玉颇为关照的异姓王爷。
北境王手里拿着一封信函说道:“诸位,匈奴左贤王来信,陈兵十万,欲强行破城,劝吾等通信朝堂向匈奴称臣,年年朝贡。”
座下的陈懿捋了捋胡子,说道:“此时刚刚入秋,匈奴需要囤积过冬的粮食,依我看匈奴只不过是和往年一样的劫掠而已,无须在意,若是真有十万大军,那还不如直接投降...免得大好儿郎白白战死沙场。”
此言一出,一下子引起不少人的附和。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