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9章 唯剑与德能服于人,扶苏你..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在宣读完任命赢战为治粟内史的旨意后,今日的廷议,便结束了。

散朝之前,始皇帝看了一眼赢战,嘴角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那意思就好像在对赢战说:小子,朕把治粟内史的大权交给你了,看你能把大秦折腾出什么新的格局!

事实上,始皇帝之所以任命赢战为治粟内史,除了相信以这个长子之才,一定会有办法使大秦尽快府库充盈起来外,还有一个深层原因。

钱粮乃一国基础,始皇帝想让赢战由此开始历练,为日后接管帝国做准备!

而赢战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始皇帝内心的深层想法,但也看得出来始皇帝那鼓励他有所作为的意思。

有了始皇帝这个态度,他自然要在治粟内史的位子上,放手施为了,更有什么好怕的?

至少,有了红薯和土豆这两大高产作物,便能为赢战这个新上任的治粟内史,兜住底!

散朝之后,大臣们各自三五成群的离去了。

而赢战则是先应扶苏的邀请,到扶苏的宫室里,为扶苏解答疑惑。

自从那日被赢战纵论天下八百年的的博学多才震撼到后,扶苏便开始了解起法家、纵横家、墨家、杂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

也积累了几个问题。

“扶苏请问师兄,纵观数百年来,七国之中,为了图强而变法的,也不在少数。

魏文侯用李悝变法,使魏国富强。

以吴起练兵,打造魏武卒。

所以于战国之初,魏国最为强盛,屡屡击败我秦人先祖,占据了秦国的河西五百里土地。

就连助我大秦变法的商鞅,所学大多都是来自魏国李悝的《法经》。

而韩國用申不害变法,也曾强盛一时。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革旧俗,楚国也曾采用过吴起变法。

列国皆有变法而强的时候,但是强过之后却衰弱了,却为何唯独我大秦变法之后,越来越强,最终扫灭六国?”

赢战听了这个问题后,欣慰的笑了,扶苏能有此思考,说明他真的开始转向实用之学了。

于是赢战道:“列国虽皆有变法,但是却没能一以贯之。

唯独我大秦,以法为核心,七世以来,坚定不移!

商君虽死,但商君之法却不废!

而纵观列国变法,往往是父亲变法初见成效,儿子继位后受到老旧贵族的挑唆,便废了法,杀了变法之人。

以楚国为例,吴起离开魏国后,在楚国变法,初见成效,楚悼王便驾崩了,随着楚悼王崩后,楚国太子在楚国贵族的挑唆下,要诛杀吴起。

吴起逃到了楚悼王的尸体旁,楚国贵族们竟然对着吴起和楚悼王尸体一起放箭!

于是吴起死,而楚国变法也废了。

另一种情况,是列国虽然定下了法度,甚至很多法度都向我秦国学习,一样军功授爵、奖励耕战等,试图变得像秦国一样强。

但是他们虽有法度,却不够坚定的执行,而是常常遇到阻力便退却。

就像我秦法,无故私斗杀人者,纵然是贵族也要伏法。

而列国之法,却不能像我秦法一样贯彻。

燕国秦舞阳十三岁就敢在大街上杀人,而没有受到惩处,反倒被夸赞勇武胆大,只因秦舞阳祖父乃燕国大将军秦开。

若是在我秦国,不但秦舞阳杀人要伏法,就是秦舞阳祖父秦开,都要治一个管教不严的黥面之罪!

归根结底,一国变法能不能强大,能强大多久,皆是取决于变法彻不彻底。”

听了赢战的解释,扶苏瞬间就明白了。

同样是变法,之所以是秦国越来越强,便是秦国变法彻底,并且坚持秦法,一以贯之。

以秦法至上,执法不避权贵,使得秦法使人信服。

法,是一门可以富国强兵的武器和学说,但一样的武器,在不一样的手里,发挥出的作用也不一样。

法就像一柄锋芒毕露的剑,有的人拿在手里,嫌弃太过锋利,怕割到自己,于是就藏在剑鞘里,或者扔的远远的。

但有的人拿在手里,哪怕有时会割到自己的手,也会紧紧的握着。

这样,当两个人狭路相逢的时候,手里握着剑的那个人,面对把剑扔了的那个人,肯定是碾压的…

而虽然握着法剑,却藏在剑鞘里不动用的人,面对始终在用剑的人杀过来,也来不及拔剑了…

“师兄,另一个问题,扶苏这几日读法家、纵横家、墨家、道家之学,还有原本学的儒家。

觉得各家之学,都很有道理,都有可取之处。

而诸子百家之学,往往又互相对立,让扶苏颇有自相矛盾之感。”

扶苏的第二个问题,赢战也一听就明白了。

孩子是短时间内学的太多,学得太杂,自己把自己搞混乱了。

于是赢战想了一想,这才开口道:“公子说的没错,诸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6t8VKYNmXp$,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