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0319章 他被辞退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丁远放下电话后,心情有些烦闷。

  在办公室里徘徊了几圈之后,他索性就走出去,站在大门口看着外面的桐洋村长街。

  旁边门卫室的老头儿正在叮叮咣咣地收拾着行李。

  丁远转过头去,老头儿也正在看他。

  四目相对时,老头儿赶紧把目光移开,又继续低着头捣鼓他的脸盆牙缸。

  “大爷,你这是要走吗?”丁远干脆走进去问道。

  “是呀,不走也得走啊。”

  “大爷,你不是明年才退休吗?”

  “没有办法了,有人看不顺眼,嫌我碍事儿。”

  “谁嫌你碍事儿了?碍啥事儿?”

  丁远没有放过老头儿的表情。

  老头儿看着他,欲言又止。

  最终还是选择了不说:“算了,也没啥事儿,我就是这么随便一发牢骚,你别往心里去。”

  “大爷,我帮你。”

  丁远见他打包被铺的时候一直绑不紧。

  连忙抢过老头儿手中的绳子,一边使劲儿,一边把被铺卷得紧紧的,很快就捆绑好了。

  “谢谢你啊年轻人。”老人由衷地说道。

  “谢啥啊大爷,举手之劳呢。”

  “唉,年轻人要是都像你这么好该多好啊。”

  老头儿感叹一声。

  “大爷,你这是说啥呢?现在的年轻人比你们年轻那会儿也不差。”

  “是不差,但有差的,跟你比可差远了。”

  老头儿表情愁苦。

  “大爷,你现在提前离开财政所,对你的退休金有影响不?”

  “当然是有影响的,我属于合同工,而且跟别的合同工还不一样,我这样到最后没有干完就自己离开的,退休金恐怕……”

  他没有说下去。

  丁远已经了解了他的处境,也就不再多问。

  他帮忙把属于老人的物品都收拾好了,归整到地上的一个大蛇皮袋里。

  老头儿感动得只会一个劲儿地说“谢谢”。

  “大爷,你家住在哪儿啊?”

  “我家呀,我老家是山坊村,我年轻的时候就到桐洋村来了,先是在大队做通讯员,后来进乡里去放电影,最后就到财政所看门来了。”

  丁远一听,就知道老人性子一定很耿直。

  否则像他这么老资历的人,这一路过来怎么地也早就是吃着国家粮,端着铁饭碗了。

  估计他得罪的领导不少,但他品行好,人家也没有理由处分他。

  因此只能刁难他,该转正的时候卡着不让转。

  该调个好职位的时候,绝没有他的份儿。

  这种人在老百姓心目中是绝对的好人,但是在单位却吃不开。

  “大爷,你还有啥事儿需要做吗?”

  “没有了,已经没有了,你看看我这些行李,全都收拾好了。”

  老人指着地上的几个包裹说道。

  “你这是要回山坊村呢?”

  “不了,婆娘和孩子都在桐洋村。”

  “大爷在桐洋村有自己的房子?”

  很多像老人这种情况的人一般都是住在公家安排的房子里,也就是家属楼里。

  退休后带着家属回老家去,家属楼就腾出来。

  “有,我婆娘是桐洋村人,老丈人没有儿子,我是倒插门儿。”

  “哦,那就好,家很近。”

  “这些蛇皮袋里的东西都是我在这儿值班才从家里搬来的,如今要搬回去了。”

  “那我帮大爷搬回去吧?”

  “不不,不用,一会儿我婆娘和大儿子就来了,他们来帮我。”

  果然,没多时。

  一个长得彪悍的老太太和一个年轻小伙子来了。

  老头儿指着他们对丁远说:“小丁啊,这就是我婆娘,这是我儿子。”

  又对婆娘和儿子说道:“这是财政所最有文化的人,叫他小丁,他是肖家埔村丁大喜的儿子。”

  “大爷也认得我爸?”

  “认得,我婆娘以前和老丈人每个圩日都在街上摆摊,你爸每个圩日也带着自己编的竹筐来卖,就靠在我老丈人的摊子旁。”

  这事儿丁远知道。

  父亲每个圩日都会跳上几只竹篮子或者竹筐到街上来卖。

  回去后总会说旁边摊的父女俩对他很照顾。

  不仅让他在他们摊子旁摆放,还会帮着一块儿叫卖。

  “原来是帮过我爸的好人呐!”丁远感激地说道。

  老太太大手一拂,说:“嗨,啥好人不好人的,你父亲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