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4章 番外-生辰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农历二月,洹水的冰彻底化开,气温骤暖,趁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杨柳枝头就已经春意喧嚣,春天像是一夜之间悄然而至一般。

  对绾绾来说,这个二月有两件大事,一件是洹水堤口复原,廉政领众民在河边立起一道白玉大字碑,正面是廉康亲书的碑文,缅怀洹水决堤时邺城死去的百姓,以彰显明君的好生之德,背面则刻着详尽的水位线,水位涨落一目了然,以供警示万民之用。

  石碑落成时,百姓自发聚到河边,将贡品放在石碑下,祭奠死去的亲人,绾绾听后,将自己锁在屋子里近半个月,亲笔抄下九十九卷《地藏经》,只望洹水决堤的逝者,离苦得乐,进入善道,至往生净土。

  她还悄悄准备了一份贡品,打算与《地藏经》一同烧去,提笔想了很久,却不知道他的名字,只好写下“宛娘子故人受用”。

  第二件事,是廉政的生辰到了——二月初六,可巧廉政的生辰竟与穆太爷八十寿辰赶上了同一天,廉政一清早就与宛娘子带着桓儿驱车赶回了娘家,一直到了天黑也没见回来。

  绾绾在院子里看见,天还没亮,廉政就端着册子,一辆车一辆车地,亲自查点给穆老太爷准备的寿礼,她草草数了数,寿礼大大小小,装了整整六辆马车有余。

  【他对宛娘子,真是疼爱有加。】

  绾绾口中喃喃,随手揪下一片叶子,在手心里揉成团扔了出去,走了两步路,又看脚下的鹅卵石不顺眼,回过身一脚将鹅卵石踹进了湖里。

  她不知自己这是怎么了,看些什么都不顺眼。

  她喜欢宛娘子,也喜欢阿政,可不知道为什么,她不喜欢阿政喜欢宛娘子,绾绾被自己绕晕了,她气得狠狠关上房门,用被子将自己的头蒙了起来。

  半晌,人在被子里气鼓鼓地说,【他只知道给别人准备寿礼,今日也是他的生辰,却不知道,他有没有记得给自己准备一碗长寿面呢。】

  有她在,廉政的长寿面,自然是有人准备的,非但是有人准备,还得是好好地准备,从熬汤,到醒面,她在厨房里,生生从白天折腾到半夜。

  面软了没口感,硬了又伤胃,她撇撇嘴,将不满意的作品端给院里的丫鬟婆子,面一碗又一碗地出锅,绾绾一碗又一碗地端出去。

  廉政还没回来,府邸上下的丫鬟婆子,倒先他一步,一人吃上了一碗热腾腾的长寿面。

  除了这长寿面,绾绾还准备了别的——她端着总算勉强满意的长寿面,小心翼翼地进了屋子,点上蜡烛。

  烛火荧荧,将这间小厢房照的温柔缱绻,桌子上一样一样,仔仔细细地码着十六件礼物。

  有滕枝折的小兔子,也有绣的七扭八歪的鸳鸯荷包,每一个礼物下头,都押着绾绾写的一封信。

  我与你相识太晚,前十五年的生辰,我为你补过,往后岁岁年年,都有我。

  廉政说过,母亲走后,再没有人为他过过生辰,每一次他都只能在弟弟生辰的时候,远远地跑到角落,看着父王与郭婕妤,在心里把弟弟想成自己。

  【这下好啦,阿政,今年的生辰,有我陪你过啦!】

  绾绾托着脸,想着阿政一会儿进屋,看见礼物的惊喜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

  黑夜中,她的眼睛,比星子还亮。

  廉政的轿辇,一直到了亥时,才缓缓在府前停下。

  绾绾听着院中纷乱的脚步声,从桌前一下子惊醒了。

  【阿政回来了!】

  她笑着打开房门,可下一秒,笑容僵在脸上——

  她看见,阿政从院外三步并做两步,走进院子中,他笑得极开心,就连脚步也轻快许多。

  只是他的脚步没有在绾绾房前停留。

  他的怀中,紧紧抱着宛娘子,宛娘子靠在他的肩上,对他温柔地笑着。

  *

  自那天后,绾绾不常去宛娘的屋里了,她害怕碰见廉政。

  绾绾发觉,廉政看宛娘的眼神,越发温柔了起来,这还不算什么,毕竟他对自己也是这样温柔。

  可是,她难过的,是廉政常常会抱着一摞公文放到宛娘床头,恭谨温柔地问她,【宛娘,你帮我看看,这样写有没有什么纰漏?】

  自己没有什么立场难过,宛娘子是真的很厉害——廉政与廉和明里暗里抢了半年有余的都水台,宛娘子轻飘飘地一句话,就让这份肥差,落在了廉政的手里。

  只是这件事,说起来却不是轻飘飘一句话这么简单了。

  都水台,是专掌河防工程与舟船水运事宜的官吏,这官吏在别处或许只是油水多些,可是在邺城,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毕竟,上一次邺城易主,靠的就是冲垮了堤口,教训历历在目,可以说这堤口,就是邺城的命脉所在了,廉康自然要将这都水台的官职,交到自己的心腹中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