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43章 三家分晋,几道为争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公元前400年。

  整个蓝星的地图上,有两块地方正在迸发文明的火种。

  东边是战国。

  西边也有波斯帝国、希腊等国家存在。

  视线回到东边的土地。

  曾经强大的晋国,依旧强大,只不过强干弱枝。

  晋国最强大的三个家族,直接把晋国的王室给架空了,并且得到了已经是空架子的周王室的认同。

  当然,

  这已经是最后一层的遮羞布了。

  周王室和晋王室差不多,都是难兄难弟。

  两者都不太能阻拦韩魏赵三家的瓜分。

  于是乎,战国的几家鼎力之势在逐渐形成了,秦、齐、楚、燕、赵、韩、魏……

  其中魏国和秦国相隔了一块河西的地方,这里进可攻,退可守,成为了兵家要地。

  魏国也是在这个时候组建了魏武卒,这些专业军人的使用,让它们在战斗的时候,一步步的顺利推进。

  就这样,武德同样充沛的秦国,屈辱的失去了这么一块土地。

  这里不得不说魏国的一个名将吴起。

  仔细说来,他还是孔子弟曾子曾参有些关系。

  曾参有个儿子叫曾申,他们父子之间有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曾子杀猪。

  曾参曾经许诺还是孩子的曾申,出去赶集后给他杀猪吃,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真的完成了自己的承诺。

  讲究言传身教和言之有信,哪怕是对一个孩子。

  从这里看,还是能看见儒家在道德方面,的确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吴起正是曾参的儿子曾申的徒弟,他教会了吴起不少知识,也让吴起有了弃儒学习兵家的基础。

  这个时候的士和屁股和地位都很诚实的贵族不一样,他们在掌握了知识之后,就想着出人头地。

  这可能和孔子想象中的可能有点不一样。

  不过,

  和未来的儒家相比,这时候的儒家还是比较纯粹的。

  至少吴起当年在改学了门派后,不会说自己是儒家,直接进入了兵家。

  毕竟要推销自己的知识,总要给自己的知识创造一个合理的名号。

  这个时候,从儒家出来的不少的人才,都是这样做的。

  他们很热衷于创建新的流派,赋予一个名字,试图把孔子给超越了。

  在吴起前面,还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墨子。

  墨子的出现,直接形成了墨家和儒家对立。

  在这种矛盾中,老子的思想依旧存在着,老子从楚国出来后,就来到了秦国。

  这似乎是一种命中注定。

  相比于有教无类的孔子,把士这一阶级发扬光大,老子的思想,似乎和他的人生一样,有些随缘。

  但他的思想的确是传播了下来。

  此时

  有一个叫杨朱的秦国人,在学习完老子的思想后,有了自己的东西。

  相比于老子把目光放在了整个自然。

  相比于孔子把目光放在整个人组成的社会。

  杨朱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身上。

  “人人不损一毫”。

  他把老子从万物的身上再次拉了回来,回到了一个人的身上。

  这似乎有为和无为的两个极端差不多,自然和人也针锋相对的同时,建立的联系。

  所以,

  这个时候,儒、道、墨被各个阶层的人选择着,在传播的过程中变化着。

  甚至,法家在这个时期逐渐被孕育了出来。

  思想如果只是口中流传,那终究是言语中的功夫,随着权力的斗争,这些思想也逐渐实践在各个国家当中。

  魏国有吴起,强上了那么一段时间。

  而有一个商鞅的人,也逐渐走上了舞台,他所处的卫国,几乎是各种思想的碰撞的中心地。

  在各种思想当中,他选择了法家。

  他在各个国家中挑选,选择了秦国。

  虽说在魏国的面前,秦国屡次失败,但知道老子有为和无为思想的商鞅,知道太强的地方,没有自己发挥实力的地方,太弱的地方,建设起来太难。

  所以,

  他选择了在所有国家势力中,不上不下的秦国,把这里作为了自己发挥能力的舞台。

  而和东方战争的舞台相比,西方同样在混乱着,并且那里即将出现一位大帝——亚历山大。

  不过,

  和东方被各个阶层选择的思想不一样,那里的人正在选择了宗教。小說中文網

  毕竟。

  他们那边缺少了一个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6t8VKYNmXp$,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