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644章 梦回控股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旗下的各个公司都一片大好,陆泽心情十分舒爽。

  此时他正听着张懄在汇报着去年一整年,各个公司的营收情况。

  其中营收最多的,自然是,毕竟两万家店摆在那儿,总共加起来创造的营收超过20个亿。

  不过的利润率也是最低,毕竟产品是供应商那整合来的,门店是加盟或贴牌的。ωww.xSZWω㈧.NēΤ

  整体的经营毛利率还不到15%,纯利率就更低了。

  想想也很正常,零售行业本身就多是薄利多销模式。要知道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年营业利润率也不过4-6%而已。

  零售企业的营收看着夸张,其实利润相对营收来说非常低。但只要体量做上去,一样可以成为巨头。

  就像沃尔玛一样,在陆泽前世曾九次登上世界五百强的第一位。

  零售企业的潜力之大,可见一斑。

  根据财报显示,陆泽旗下的企业,除了外,总计贡献了超过50亿的营收。

  这个营收数字合并在一起看着挺大,但分摊到各个企业就没那么夸张了。况且在2000年依然有不少民营企业的营收,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卖饲料起家的新希望集团,生产汽车零部件业起家的万象集团,卖电器的苏宁集团,以及生产机电产品的正泰集团,这都是民营企业种的巨头。

  当然了,就更不用说排在民营企业第一位的卖电脑的联想集团,营收早已超过了200亿之巨。

  虽然联想的企业性质也不能算国有企业,也不能算纯民营企业,但工商联给其的定位就是民营企业。

  为何柳联想在国内商界会有如此高的江湖地位,就是因为联想集团的营收吊打国内所有其它的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都已经如此牛了,就更别说那些巨头国有企业了。

  所以别看陆泽的生意做大了,但国内从来就不缺能人,和那些成名已久的老牌企业比起来,他要走的路还很长。

  尽管他被《时代周刊》选为了年度风云人物,尽管他手底下的营收非常夸张,但也仅限于此。

  想成为国内商业第一人,他还得继续努力努力。

  因为不是说钱够多,身家够大,就一定能成为商业第一人,而是要你把某个企业带到第一,做出足以令人惊叹的成绩,才会被大家所公认。

  不过现在国内多数大老都非常看好陆泽,认为他旗下的很有这个潜力。

  如果登顶,就一定能把陆泽送上国内商业界第一人的位置。

  而现在区区50亿的营收,陆泽还不至于膨胀到哪里去。

  这还只是总营收,论起利润总额就更是没什么好得瑟的。尽管其它生意的利润率要高一些,但利润总额算下来,还不到15个亿。

  当然了,这个数字并没有把的营收计算在内。

  因为其它的生意加在一起都没法和相比,光是那6个多亿美金的营收,就比其它公司的营收总额还要高。

  至于利润的话,暂时有所不如,因为陆泽为了推广市场,给渠道经销商多分配了10%的利润空间。

  不然的话,的利润也会远远超过其它生意的利润总和。

  看着这些企业都挺赚钱,但其实也就这么回事儿。

  真正要说赚大钱的,还得是身在海外的了。

  在陆泽的授意之下,又经过了大半年的分散投资,目前自有资金规模已经达到了30多亿美金。

  距离陆泽去米国捞金,又增加了十多亿美金之巨。

  这也和米国股市长期一蹶不振有关,能做空的企业和机会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的私募业务,也发展的非常之好,提前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掌管的基金规模已经超过了百亿之巨。

  虽然其中30多亿美金是自有资金,剩下的60多亿才是募集而来,但这个数字在华尔街也已经不容小觑了。

  身为纽约分部的总裁汤姆·哈达威,如今在华尔街可是呼风唤雨,春风得意。

  毕竟他的一系列投资并购,可是出了不少次风头。

  尽管这些动作都是陆泽吩咐的,但外人并不知情,纷纷把这些成绩算在了汤姆·哈达威头上。

  别看在华尔街还算不上巨头,但汤姆·哈达威却成了金融街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不得不说,玩金融才是来钱最快的方式。

  这也是为何金融圈的大老,往往在商界的地位会比较高的原因之一。

  会议室内,所有人听着张懄做报告,说不震惊是不可能的。

  尽管这些高管们也都在掌管着各自的一摊业务,心里也大致对每个生意的规模有些估算,可当这个数字真正被公布出来的时候,他们还是忍不住为之惊叹。

  参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