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神京,荣国府。
待贾母、邢、王两位夫人并尤氏等人,从宫里领了皇后的延席赏赐回来,时间已来到了酉时初。
天色暗澹,华灯初上。
两府的下人仆从们往来穿梭,将各色各式的花灯全数点起来,将偌大的国公府照的一片通明。
好一派热闹喧嚣的景象!
今儿在宫里,承德帝钦点了元春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妃,秩比朝堂一品大员,位列后宫诸嫔之前,是为后宫贵妃!
其生父贾政更是因为元春的封妃,被承德帝特赐擢升为工部郎中,如今也是堂堂的四品京官,都水清吏司的一把手了。
因此回府后,贾政面上的笑意就没收起来过。
连询问贾宝玉功课的时候,语气也是格外的柔善舒缓,若非后来又要拿板子打贾宝玉,众人都险些以为是换了个人。
至此,元春封妃一事。
宁荣两府里,除了因功课不佳而差点被打的贾宝玉,其余人等莫不欢天喜地的。
……
元宵过后。
贾琮再度恢复了三点一线的生活,每日早起去营中点卯练兵,处理处理京营的诸多事项,然后傍晚打道回府。
当然,也少不了承德帝时不时的召见。
因为贾琮的灵魂来自后世,使得他的一些观念策略的出发点,往往出乎承德帝的预料,新奇却是有效。
而除了军中诸事,甚至在一些地方民政上,贾琮也给承德帝出了不少的有用建议。
这也导致了后续更加频繁的召见。尛說Φ紋網
待贾琮反应过来后,心里当时就急了,光加班不给涨工资可还行?
这不纯粹白嫖么?
有那个时间,自己回家多陪着薛宝钗玩一会,它不香吗?
于是从次日开始。
贾琮的散营时间骤然变得飘忽不定,叫前来传召的小黄门几次扑空后,明白过来的承德帝登时有些哭笑不得。
也是因此。
在后续的召见里,承德帝不时的就会叫贾琮带点吃食物件什么的回去,不管东西值钱不值钱。
反正贾琮下班时间不定的这个坏习惯消失了。
时间这么一晃的过去……
…………
承德十三年二月,初二龙抬头。
呼啸北风里,一缕炙热的火苗在霸州燃起。
这日。
众多养马户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飘起了煮马肉的香味,一匹匹喂养许久却不符合太仆寺「标准」的马匹,直接被宰杀了扔进锅里。
寒风刺骨的晚上。
依旧有数量众多的骑马汉子,奔行在去往周围村落的路上。
在他们的串联鼓动下,一个个快要活不下去的百姓,一户户濒临绝望的家庭,一座座变得人烟稀少的村落,皆是闻讯而起。
于是。
把自家养大的马匹装上马鞍,各式各样的武器被打磨锋利,这些脸上还带着菜色的农户就此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名的蹩脚骑兵!
一传十,十传百……
自正月十五那日开始,才短短十几天时间,原本只有六七个人的造反队伍,便在当地贫苦百姓的响应下,飞速壮大到了数千人之众。
造反的大旗,已然扯起!
…………
三月初三上己节,祓(f)除畔浴。
东边天还不亮。
霸州的城门口就已经排满了等待入城的百姓。
而直到东边太阳升起,守门的兵卒才呵着冷气、跺着脚,协力把冰冷彻骨的城门推开,放城门口的百姓进去。
然而没过多久。
便有一名兵卒看着不断涌入的百姓,万分奇怪道:「怎的今早上这么多人进城?也忒的奇怪了些!」
闻言,旁边的兵卒也反应过来。
略一思索后,便讶然道:「要不是你说,我还真没注意到,开门才这一会,就得有三四百号人进到城里去了吧?」
另几个兵卒拄矛笑道:「今天不是重三么,许是来赶上己节庙会的呢?」
前者恍然,「原来如此。」
可叫他们没想到的是,在先前那名兵卒发出疑惑的时候,蜂拥而入的人群便慢慢停住了脚步。
随后一双双眼睛齐齐的盯了过来。
「要糟!」
兵卒队长心头一颤,一把薅下脖子上挂着的铜哨。
正要吹响。
「噗嗤」一声。
斗大的头颅冲天而起,滚烫的鲜血溅了旁边的兵卒满头满脸。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