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530章:不是那么简单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明永乐十四年,谷王、代王意欲谋逆,起兵七万、火炮一百余门、火铳两千余把,集师乐亭,意欲趁明太宗北巡之际直接擒王。

  然,明太宗朱棣调备倭军二十万集于庙岛群岛,一举瓦解了其意图。

  七万贼兵伏诛二万余,擒获四万余,谷王、代王皆被生擒,押送至顺天府。

  同年六月,山西行都司大大小小千余名官员被锦衣卫以谋逆之名缉拿,一时之间诏狱之内人满为患。

  同年八月,明太宗亲自下令,启用大量尚在替补的新科士子,谋逆风波就此平息。

  应天府,神烈山。

  自北巡归来之后,朱棣就跑到了这神烈山来,摆出了一派要给祖先守陵的架势,国事全部交由皇太子朱高炽全权处理。

  “老和尚,你说朕还能入得那太庙吗?”

  神烈山脚下的一座小院子里,当今皇帝朱棣就居住在这里,他面前坐的就是靖难第一功臣,黑衣宰相姚广孝。

  “咳咳……”姚广孝轻轻地咳嗽了两声,神色有些萎靡。

  “陛下怎会升起这等想法?”

  姚广孝今年已经八十一了,不如耄耋之年的他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完全没有了靖难时的意气风发。

  “我先是起兵靖难,将建文赶走,现在又将自己的两个弟弟下了诏狱,不日之后就要问斩,还要连坐。”

  姚广孝的气色不好,朱棣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先后三位宗室死于我手,我还能入得太庙?”

  “这……就是陛下将老僧从北平带回来的原因吗?”姚广孝突然一笑,脸上的萎靡也掩盖不住他的笑容。

  自从迁都一事定下之后,姚广孝就是迁都一事最大的负责人,顺天皇宫的布局就是姚广孝亲手规划的。

  现如今顺天皇宫的建造已经完成,迁都之事虽然短时间之内完成不了,但作为负责人的姚广孝却早早地就开始了准备。

  这次,朱棣在北巡之后却将其从北平的庆寿寺给带了回来。

  “入不入得太庙,那是太子殿下和太孙殿下说了算,与陛下担心的那些没有什么关系。”

  姚广孝拿起一旁的犍稚,轻轻敲起了面前的木鱼,阵阵木鱼声传出小院,朝着四面八方而去,但很快就消散于空中。

  “至于陛下真正担心的……”

  “陛下请恕老僧冒犯,您不过就是庸人自扰罢了。”

  ……

  朱棣和姚广孝都沉默了下来,小院里只剩下了阵阵木鱼声。

  良久之后,朱棣仰天一叹。

  是啊,入不入得宗庙那是儿子和孙子的事情,他担心的从来都不是这个,而是在百年之后要以何种面目去面对太祖高皇帝。

  单论功绩,他朱棣可能比不过太祖高皇帝的立国之功,但开疆拓土、恢复民生,肃清吏治,他朱棣哪样都不差。

  现如今的大明,北至忽兰忽失温和奴儿干都司,东至倭国,西至关西七卫,就连安南那边也南推了不少。….在疆域这方面,他朱棣是历朝历代汉家天下的第一人!哪怕是汉武帝在这一点上都不及他!

  民生方面,虽然连年征战,但几乎未尝败绩,损失并不是很大,再加上新粮的输入,大明的粮食产量连翻几番,百姓们谁不说他一声好?

  最后就是肃清吏治,这一点他没有自信能超过太祖高皇帝,但他自信也差不到哪里去,甚至能够达到持平。

  自永乐八年到现在,朝廷查抄贪官污吏不下千人,启用人才也超过六百余人。

  这等功绩,比不得有统一之功的始皇帝,或许也称不上是千古一帝,但千古帝的级别肯定是能达到了的。

  又怎么会没有颜面下去见太祖高皇帝呢?

  然而,这只是公事,私事呢?

  想到这里,朱棣轻叹一声,双眼微闭。

  姚广孝一言不发,兀自在那里敲着他的木鱼,似乎完全没有听到朱棣的叹息声。

  心结这种东西,别人的开到只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得你自己走出来。

  作为朱棣最亲密无间的战友、永乐之后最信任的臣子,对于朱棣的事情姚广孝最清楚不过了。

  靖难的时候或许没有考虑太多,但姚广孝很清楚,当朱棣坐上那个位置开始,这个心结就越来越紧,没有丝毫放松的态势。

  应天皇城内。

  迁都很难,但相对来说又不是很难,因为朱棣从未打算过要放弃应天,将一切都转到顺天去。

  哪怕是在历史上,朱棣也保留了应天的六部,设立了两套衙门。

  所以说这种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迁都难度要小一些,但在别的方面难度也会加大。

  比如说管理。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朱棣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