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应天府,武英殿。
身穿团龙袍的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愁眉不展。
殿中朝臣议论纷纷。
不久前,胡惟庸案刚刚结束,连坐官员数千,株连人数过万,百官无不震恐。
官位半数空悬,朝廷数次招贤,然而应招者十无二三。
若是放在平时,各部官员早就为这事吵的脸红脖子粗了。
但偏偏就在三天前,皇长孙朱雄英,染痘症过世。
尚在停灵期间,马皇后又一病不起。
谁都知道,朱雄英是陛下最喜欢的嫡长孙。
谁都知道,马皇后与陛下是患难中走出来的夫妻,是陛下心中最重要的人。
甚至很多官员们都暗自认为,天下间能完全得到陛下信任的,只有一个半人。
半个,是太子朱标。
而那一个,则只能是马皇后!
耳边传来群臣们的议论声,朱元璋却一句都没能听的进去。
满脑子都是与马皇后的一桩桩过往:
怀饼救夫,智解梦语,战场背夫,抚育子女……
这么多年来,无论自己要做什么,要面对怎样的危险,马皇后都从无怨言,只有坚定的支持!
如果没有她,这个天下能不能到手,还要两说。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身登大宝之后,虽然嫔妃无数。
却只有马皇后敢拿着鸡毛掸子,一口一个“朱重八”,追着他满屋子乱跑。
朱元璋正想的出神。
忽然,一个太监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
“陛下……陛下……”
朱元璋认得这个太监,正是他派去坤宁宫,专门负责传递信息的人。
但此时,声音里已带上了哭腔!
“说呀!”
朱元璋的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坐直了身体,拍着扶手喝道:“快说!”
“陛下……娘娘,娘娘刚才已经呕秽数次。”
“刚刚又突发闭症……典言正在照顾。”
朱元璋的眼睛都直了,仿佛失魂一般,腾的站起身来。
二话不说,抬腿就往外走。
却被跪在地上的太监,一把抱住了腿。
“陛下,陛下……国体为重,国体为重啊!”
太监连哭带喊,拼死苦劝。
所有官员跪了一地,但谁也不敢出声。
“滚开!”
朱元璋仿佛一头绝望的猛虎。
一脚踹开太监,只顾朝殿门外走去。
坤宁宫,宫门紧闭。
门外站着太子朱标一家、燕王朱棣一家、宫女并太监数十人,以及太医院所有的太医。
看到朱元璋大步赶来,竟要直往里闯,所有人齐刷刷的都跪了下去。
太医院使硬着头皮,上前阻拦:“陛下,您不能过去!”
“滚!”
朱元璋双眼冒火,一把将太医推开,几步就到了门前。
然而就在此时,紧闭的宫门却突然打开。
一个面容慈和,气质雍容的女人,堵在门口。
她脸色苍白,嘴唇干裂,面颊上出着痘疹,虚弱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正是大明国母,马皇后。
“重八,你别过来!”
老妻的一声呼喊,让心急如焚的帝王冷静下来。
朱元璋终于停下了脚步,怔怔的看着妻子。
马皇后眼眶微红,目露不舍,却还是硬起心肠,柔声劝道:“重八,你别过来,这病,会传人的。”
一生戎马,能写出“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的豪迈诗句的朱元璋。
此时却连声音都颤抖了,虎目中不觉已盈满了泪水。
“妹子……妹子……!”
他跺着脚,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觉得心乱如麻。
翻来覆去,却只能用力喊着这最熟悉的称呼。
“重八,听话……”
马皇后柔声劝慰,语气就像劝孩子一样。
看着相伴了大半辈子的丈夫,她还有一肚子话想说。
却知道不能再说下去了,否则丈夫一定会不管不顾的闯进来。
于是说完这句,她狠着心,关上了门。
吱呀一声。
一道宫门,将夫妻二人,隔在了两个世界。
朱元璋望着紧闭的宫门,急的连连跺脚。
太子朱标则悲伤的直接晕了过去。
燕王朱棣朝着宫门,用力叩头。
每次叩头,都要嘶声大叫一声:“母亲开门!”
“太医,皇后究竟怎么样了?”
朱元璋豁然转身,目光如刀的盯着跪了一地的太医。
听到朱元璋问话,太医院使不敢怠慢,叩头说道:
“陛下,娘娘在照顾皇长孙时染上了痘症。”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