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九章 宁静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昭阳本身是三国鼎立之中势力当属第一,若不是发生了这一次动乱,哪里会落到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在这次动乱之前,百姓们过得还算滋润,只是偶尔抱怨一下自己的生活不满,所谓的反贼在那时百姓们都是随波逐流,只要有一个人带头说某某某是反贼,这些百姓们就会对其指指点点,在背后或是当着面谩骂。

昭阳天子并非庸主,相反他很精明,对百姓而言,即指不出来他毛病,也说不出他的好,平平淡淡,这也纵使了百姓们如今的这种状况。

其实这种状况本应该对百姓而言影响异常之大,不过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讲。因为昭阳的百姓对当朝的大臣,也就是儒士很是信仰,就像拜入佛门的和尚,没有任何理由的信任,正如近日张寅卿,他就是昭阳王朝德阳苑的大儒。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就可以左右昭阳内百姓们的想法与抉择,深入人心的德阳苑,传承的年代已经无法考证,只知道当昭阳王朝创朝以来就已经有了德阳苑。

说来这张寅卿属于只手遮天,他遮住的这片天仅仅是德阳苑与一部分百姓,这一部分就是昭阳内的十分之一。其余的十分之九则都是由厚积薄发的上阴宫所执掌,上阴宫是在五十年前所建立的,其中更是有很多的大儒在内,天下武学门派宗门分为衡岳、南枫、落霞、六合,这些门派宗门是修炼武学之人最佳圣地所在,暂且不论那家族势力。

其余的那些穷酸秀才他们所向往的却是,当今世上在昭阳、北荒、两个鼎立大国内的学府,上阴宫、紫薇阁这两座学府无论百姓还是一些儒士都不甚向往。

虽说紫薇阁是北荒境内的学府,但是能够与上阴宫并驾齐驱,可见其底蕴与实力的深厚。

近五十年以来,上阴宫就飞升一位儒圣,在之后拜入其内的后辈日益增多,并没有因为飞升的儒圣所令上阴宫成为鱼龙混杂之地,反而有着蒸蒸日上的势头,其中上阴宫的领头人徐敬城不过三十岁就一步越到了儒圣之境,堪称是近百年来的儒家奇才,也是最具有希望飞升的几人之一。

相对于紫薇阁,上阴宫虽虽然是人才辈出之地,但紫薇阁却仍然凌驾于上阴宫之上,紫薇阁内的儒士大多在得到一定境界之后,都会受命进入军队之中,成为辅佐将领的军师谋士。其实紫薇阁内的儒士们有着数位达到儒圣境界,其中孟荀更是隐隐能够飞升之人,但是因为北荒他所效忠的天子因为一场大病,他不得不放弃了五十年的寿元从而为天子换来二十年的寿命延续。

北荒之人生性好战,百姓们都尊呈武学,相反像一些在他们眼中,只能口舌之争的文臣谋士却并不得好,以为这谋士的能力只能够口舌之辩对北荒的大局没有任何的作用在内,完全是多余的。

话虽如此,但是紫薇阁的成立,是北荒百姓们对文臣谋士的认可,也改观了北荒百姓们的看法,因为北荒仅此一家,所以他的势头成长的极为迅猛,不过三十年的时间就成长成为当今世上最具有实力的文学圣地。而且从其中走出来进入军队之中的儒士们,对北荒战事的帮助异常之大,显而易见。

看似昭阳的实力最为强悍,实则北荒已经默默地发展了起来,甚至已经将天下视为囊中之物,只是近期一直没有什么作为,其他国家都看不清他的实力。这也是能够导致他们灭亡的一次错误分析。

——————

已经落入黄昏,火红的夕阳照耀在这天空之中,笼罩了这片湖水。湖水泛起了涟漪,被黄昏的红日照耀,显得愈加妖艳美丽。大片芦苇生长在这片湖水的四周,随风飘荡,似被人修剪过很是整齐。

一颗两丈高的大树生长在距离湖水十丈外的岸边,在这颗大树旁,有着一间搭建的简陋茅屋,走近茅屋,见到这时有着一位青年男子从茅屋内走出。

他的面色惨白,身体略显臃肿,仔细看去在他的手臂与脖颈上缠绕伸出一条条白色纱布,显然是受到了某些重伤所致。

“大难不死啊……”男子喃喃着,望向那片湖水,随后向着那片湖水走去。

此人正是在十日前逃离出困境的颜月。

在岸边向湖内延伸,有着一坐用木板制成的两丈小桥,小桥的从湖底长出一片茂密的芦苇,定眼望去,有些凄凉。

颜月不急不缓的走向那木桥,而后席地而坐,脸上挂着一丝慵懒的笑意,注视着前方。

虽然此地并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相反除了那间简陋的茅屋外,再无其他建筑。但是在颜月看来,此地是在他大难不死后第一次张开眼所见到的最美景象,犹如仙境,没有世俗内的喧嚣,没有勾心斗角,没有生死一线的绝境,只有他一人,这就是他最大的满足。

略微有些疼痛感,轻轻皱眉的颜月缓缓躺在了木桥上,眯着双眼,看向天空中几只鸟儿,听着莺莺的叫声,心底有种脱俗的感觉。

这片宁静似潺潺溪水冲洗着颜月的心灵,此刻颜月没有任何的动作,就连大脑似乎也停止了运转。听着芦苇浮动的莎莎声,微风拂过了颜月的身体。

很轻,很静。

这份宁静是多少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