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594章 让路放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西南方向?”

  洪承畴和侯方域勐回头,便看到西南方向的海岸边,紧挨着潮河大营的那座烽火台上已经燃起冲天狼烟。

  “怎么回事?”

  “难道明军去了浮河口?”

  洪承畴脸色瞬间垮下来。

  如果说明军去了浮河口,那他们在潮河口的布置就全白废。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侯方域更是十分失态的大叫起来,“崇祯除非是个傻子,否则明军绝对不可能跑去浮河口。”

  相比潮河,浮河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浮河的河面很狭窄,远不如潮河的河面宽阔。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浮河的上游连接着大运河。

  换句话说,明军沿着浮河的河道进兵,最终就一定会推进到大运河沿线,然后就要面对遍布大运河两岸的无数铳台。

  潮河两岸的铳台就要少得多。

  “搞错了,这一定是搞错了!”wWW.xszWω㈧.йêt

  侯方域继续嘶吼:“一定是有人搞错了。”

  洪承畴没有理会侯方域,烽火传讯有着严格的规定及机制,怎可能搞错?只有对烽火传讯机制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才会怀疑点错烽火。

  但是烽火传讯只能传递一个笼络的消息,那就是西南方向的某个地点发现了明军主力又或者遭受了明军主力的攻击,至于具体是哪个地点遭到了攻击,还有明军有多少兵力?这些就只能等待后续到达的急递。

  但是有一点却要事先准备好。

  当下洪承畴匆匆下了烽火台。

  又吩咐洪大:“洪大,击鼓聚将!”

  “再遣飞骑通知沙河口及乐亭大营驻军,即刻前来潮河口大营汇合!”

  无论明军去了浮河口还是大沽口,驻扎在潮河口、沙河口还有乐亭大营的八旗汉军以及绿营兵都必须得紧急驰援。

  ……

  然而明军既不在浮河口,也不在大沽口。

  此时明军主力刚刚走到小清河口,距离浮河口还有三百里,距离大沽口更是还有足足四百里之遥,最快也要三四天。

  “停!”崇祯示意冰爬犁停车。

  驾车的明军便赶紧用力踩下冰刀。

  冰刀便立刻在冰面划出一道深深的划痕。

  一阵刺耳的嘎吱声响过,冰爬犁稳稳的停在了冰面。

  崇祯走下冰爬犁,又在高起潜等几个太监以及兀把炭等几十个禁卫军的护卫下来到小清河口的建奴烽火台边。

  这是一座夯土的烽火台。

  高度大约为两丈,形制极其简陋。

  烽火台的夯土墙上还残留着弹孔。

  这些弹孔显然是第一镇的步兵所留。

  但是被击毙的几具建奴尸体已经被移走。

  第一镇的其中一个辎重营正在抢修营垒。

  说是营垒,其实就是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防御铳台。

  三座铳台修成之后,将会有一个总288名新军留下。

  “万岁爷,这是小清河。”高起潜指着前方河口说道,“过了小清河,便是大清河,朔大清河而上,可以直达大运河。”

  崇祯默默点了下头,等黄河下一次改道,

  世上就再不会有大清河,而只剩下黄河。

  不过,此时距离黄河下次改道还早得很。

  因为潘季驯的束河攻沙,还是卓有成效。

  ……

  洪承畴很快就得到了详细的军情。

  驻守浮河口大营的尚可喜派了胞弟尚可义前来禀报。

  “洪部堂,最先遭受明军攻击的是淄水河口烽火台,接着是小清河口的烽火台,现在估计已经打下大清河口烽火台。”尚可义沉声道,“明狗动用了大量的骡马以及冰爬犁,因而推进的速度极快,一天就可以走上百里!”

  “这么说,明军是沿着海岸线一路北进?”

  “并没有沿着淄水或者小清河深入青州府境内?”

  洪承畴心神稍定,因为他发现明军的最终目标仍可能是潮河口,无非就是进军的线路从直线改成沿着海岸线的曲线。

  侯方域也是松了一口气:“洪部堂,我说什么来着?明军的目标一定是潮河口,也只能是潮河口,崇祯除非是疯了,否则绝对不可能选择浮河或者卫河,更不可能走陆路,所以我们只需要在潮河口以逸待劳。”

  洪承畴却不敢做出如此武断的判断。

  沉吟片刻,洪承畴又问:“尚可义,你们确定明军真有十万人?”

  尚可义道:“回禀洪部堂,十万人只多不少,而且还有至少三万头骡马外加上万架冰爬犁,在沿岸的冰面上延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