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2章 当兵吃粮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崇祯不置可否。

  眼下大明的敌人已经从流贼变成建奴。

  不过崇祯并没有对黄得功多说什么,说了他也不明白。

  崇祯问黄得功道:“靖安伯,能否先借给朕六千两饷银?”

  “圣上何出此言?”黄得功急忙又伏身在地,惶然说道,“臣军中所有饷银都是大明朝的,也都是圣上您的,何言一借字?”

  “呵,朕失言了。”崇祯摆手道。

  “那就有劳你调拨六千两饷银过来。”

  “臣这便去取来。”黄得功起身往回走。

  崇祯又把兀把炭、猛可兔等十个夷将叫过来。

  既然已经回到江南,接下来也就到了轮功行赏的时候了。

  不必讳言,这次总共行程超过五千里的大迂回,大撤退,绝对是个军事奇迹,崇祯现在想起来都跟做梦似的。

  而他之所以能活着回到江南,一千夷丁可以说居功至伟。

  所以无论为了酬功还是为了笼络人心,都必须有所表示。

  “在察哈尔草原上朕就曾跟你们说过,只要你们护着朕平安回到南京,朕就赐给你们爵位,让你们成为大明天朝的贵族!”

  “现在,朕已经站在了长江边上。”

  “江对岸就是南京,你们已经完成了护卫任务。”

  “而朕,也该兑现自己的承诺,赐给你们爵位。”

  听到这,兀把炭、猛可兔等十个夷将顿时激动起来。

  爵位啊,皇帝要赐给他们爵位,他们马上要成贵族了!

  作为一个蒙古人,夷丁们对于贵族的概念可谓根深蒂固。

  草原上,贵族的数量非常稀少,大多数人只是贵族的奴隶。

  而且贵族拥有各种各样的特权,对奴隶想打就打,想杀就杀,对奴隶的妻子或者女儿也是想睡就睡,奴隶甚至都不能反抗。

  因为大扎撒令规定好了,奴隶只是贵族的财产。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朕现在就敕封你们十人为忠勇男!”

  提拔官员需要内阁吏部,但是敕封勋爵可以由皇帝一言而决。

  只不过,大明朝的皇帝对于敕封勋爵都极为吝啬,而且所敕封的大多都是伯爵以下的子爵以及男爵,侯爵伯爵很少。

  至于公爵更是凤毛麟角。

  到了嘉靖年间,觉得子爵、男爵的数量有一些多,已经对国家财政造成一定负担,便索性将这两个爵位革除,旧有爵位也不认。

  所以说,老朱家对官员外戚真是一以贯之的吝啬。

  这个问题主要出在根上,也就是朱元璋,防贼似的防着外戚。

  这点上,反而是建奴慷慨得多,建奴在进关之初,就敕封了一大堆的侯爵,连许定国这样的垃圾都混了个一等精奇尼哈番(一等子)。

  建奴甚至连王爵都能说封就封,比如吴三桂和三顺王。

  满清最终能够入主中原,通过大肆封爵来拉拢汉族地主阶层就是一大原因!

  正是因为满清的大肆封赏爵位,使得降清的明军以及大顺降将们干劲十足,打起自己人来比建奴还要更来劲,短时间内便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所以在这一点上,崇祯决定吸取建奴的成功经验。

  至于说财政负担,大明的财政都已经烂成这个鸟样,也不差这几个勋贵的年俸,一个子爵年俸也不过两百石,折银二百两?

  十个子爵的年俸也不过二千两。

  削掉一个亲王就能养好几十个子爵。

  这些说起来话长,其实就是崇祯脑子里一个转念。

  听了崇祯的话,兀把炭等十个夷将顿时大喜过望。

  虽然只是五等爵位中最初级的男爵,但那也是贵族,从这一刻开始,他们不仅是脱离了军户贱籍,更超越了平民阶层,已经成了大明朝的权贵!仦說Ф忟網

  崇祯微微一笑,又说道:“等到将来你们又成了家,又有了新的子嗣,再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世袭罔替!”

  兀把炭等这下真是狂喜了。

  还能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世袭罔替?

  这就意味着锦衣卫百户这个官身能世世代代的传下去。

  当下兀把炭等十人便齐刷刷跪倒在地,撅着屁股高唱:“臣等谢圣上洪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远处,胡国柱一脸羡慕的看着这边。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羡慕什么,反正就是羡慕。

  或许是羡慕兀把炭他们能够受封男爵,又或者是羡慕他们能荫一子为世袭罔替的锦衣卫百户?又或者是羡慕皇帝的这手笼络人心的本事?

  “平身!”崇祯双手虚抬,示意兀把炭等起身。

  等兀把恢等人喜滋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