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了几句闲话,朱高煜三人重新回到正题。
铁铉皱着眉头问道。
“那不知殿下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外面等着看殿下笑话的人可不算少。”
对此,朱高煜心中早有打算,淡笑着回道。
“静观其变即可。”
“我已经出招,就看老爷子打算怎么接了。”
“况且,正所谓患难见人心,也正好借着个机会,看看到底哪些人是见风使舵的小人,又有哪些人是忠心的。”
铁铉闻言,与李时勉相视一眼,而后互相点头示意。
“如今,也只好如此了。”
........
是夜。
皇宫大内。
朱棣在文华殿独自呆了许久,便是晚膳都是在殿内用的。
一直到月上梢头,朱棣方才走出大殿,而此刻已经是戌时。
“走,去皇后寝宫。”
朱棣招呼了一声侍奉在殿外的一众内宦,便坐上御辇直奔坤宁宫。
片刻后。
得到消息的徐皇后率众出迎。
“臣妾参见皇上。”
“梓童,你我夫妻,就不必多礼了。”
朱棣下了御辇便赶忙上前将徐皇后扶起。
徐皇后暖心一笑,却是摇头道。
“礼不可废。”
朱棣无言,只是抓住徐皇后的手拍了拍,此中情谊自不必多言。
随后。
朱棣挥退众人,与徐皇后走入寝宫。
因为一众宫人都被挥退,这端茶倒水的活只能由徐皇后亲自来。
见朱棣坐在软榻愣愣出神,徐皇后一边将茶盏递给朱棣,一边关心道。
“皇上,因何愁眉不展。”
朱棣回神,却是摇头。
“无事,不过是前朝的一些事罢了。”
徐皇后闻言,也就不再多问。
皇明祖训,后宫不得干政,这是铁律。
不过,稍许之后。
朱棣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梓童,你说这太子之位到底传给谁更好一些?”
“给老大?”
“他当个守成之君肯定没问题,就是他那身子骨却是不太好。”
“给老二?”
“可让他打仗可以,论起治国来,怕是一窍不通。”
“老三就不用说了,整天惹是生非可以,还不如老二呢。”
“要不老四?”
“别看这孩子是个惫懒性子,可打小却是个聪明的,说是神童也不为过。”
“靖难里,他又是帮了大忙的。”
说着说着,朱棣还扯了扯身上的龙袍,笑容里满是自嘲地意味。
“要不是他,我的这条命怕是早就丢在来应天的路上了,哪里还会有机会穿上这身衣服?”
“......”
不知为何。
今晚的朱棣变得有些絮絮叨叨的,从朱高炽说到朱高煜,从小时候的糗事说到长大后的小心思。
而徐皇后也不插嘴,只是微笑着仔细听着。
夫妻一场,伉俪情深。
对于枕边人的了解让她清楚,这时候的朱棣需要的只是一个倾听者。
良久。
朱棣停了下来,端起手中的茶杯喝了一口,抬头问道。
“梓童,你有没有好一点的想法?”
“说出来,咱俩合计合计?”
“就是寻常百姓,在分家产的时候还要夫妻俩商量一下呢,更遑论是太子之位。”
“也说说你的想法。”
听到这些话,徐皇后变得有些沉默。
其实,前朝那边的事她也听说了一点。
知道自家最疼爱的幺儿,今天为了封藩的事情差点大闹文华殿,惹得皇帝大怒。
只不过这种事情太过敏感,她不好多说什么,所以她才装作不闻不问。
但现在,皇帝却要问她意见。
这个选择可不好做,说不定就关乎四个儿子今后的命运。
而且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她怀胎十月所生,纵然会有偏爱,可又能偏到哪里去?
身旁。
朱棣见徐皇后沉默下来,也不打扰,只是啜着茶,静静地等着。
许久。
徐皇后缓缓开口道。
“皇上,商周以来,立嫡立长。”
“纵然高炽身体不好,可还有瞻基,皇上正值春秋鼎盛,正好可以将瞻基带在身边教养,可为皇太孙。”
“至于高煜,便随他的心意去吧。”
“不然,若是启争,恐生祸事。”
朱棣听完,并未发表意见,反而满是慰藉地感叹道。
“还是梓童知我。”
皇后绝口不提老二和老三,便是知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