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啊?”杨观也入乡随俗,很熟悉的一种开场白。
“家里自做的一些菜干,路上买了几个桔子,一点小意思,值不了几个钱。”于莉笑道。
于莉客气地接过,在科室里将桔子给同事们分了。
“你是怎么进来的?”
杨观早猜到来找的人可能是于莉,但有点好奇她不是在厂门口等,而是直接出现在保卫科外边。
“我来这厂也好几次了,我爸爸也在厂里上班,广播室,门卫认识呢。”
杨观一下子想起,原剧中,于海棠就是顾厂里的播音员,想必是后来接了父亲的班……大女儿没着落,反而让小女儿继续了家业,不好说是偏心,也可能是因为于莉成年得“不是时机”。
现在,她父亲应该还要好些年才会退休,先一步进入社会的于莉只能自己闯出路。
“你先在这随便坐一下,等会就中午下班,到时一起吃个饭。”
安顿好于莉,杨观又继续处理起手边的事来。
于莉有点拘束,对保卫科的一切也有点好奇,她以前从未接触过。
就在这时,外边的大厅里传来一阵吵嚷声,杨观就走了过去。
原来是两户职工家庭因为纠纷,导致了伤人案。
施暴者已被带到保卫科,正在与宣布处分决定的几名干事神情激动地理论。
“……你这种行为,已构成了人身伤害,好在情节不太严重,不过,依然得进行十五天的行政拘留,如果能取得受害方的原谅,拿到谅解书,才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杨观旁听了一阵,处理方式总体还中规中矩,但最后那句话总觉得有点刺耳。
等那施暴者被带去羁押室后,便忍不住对剩下的干事说道:“为什么在这种时候,总是要向罪过方特别强调拿到对方的谅解书就可以减轻处罚,这一内容并不是我们在办案的过程中,必须明示出来的吧?都提醒过好多次了,你们就是改不了!”
“或许你们认为这是罪过方的一种权力,但有没有想过,就是因为你们的这种好心提示,极可能会给受害方带去更多的困扰!为了少受点处罚,罪过方或者其家人会拼命纠缠受害方,道德绑架、威逼利诱等手段可以无所不及!往重了说,甚至是一种二次伤害!”
“罪过方享有知情权是没错,但前提是不是应该建立在充分保证伤害利益的基础之上?办案时,必须明示的东西不可保留,但可以不说的话,就不必特意多此一举!”
“受害方如果真想谅解的话,会主动来我们的,到时,再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也不迟!”
“看来,光口头提醒你们还不行。以后,关于这点,还得形成明文的工作制度!”
对于手下每次宣布处罚决定时,最后都要提醒那句话会反感,这不是唆使人去骚拢受害方吗?
好好数落这些干事们一顿后,杨观才返回里面的办公室,却发现于莉趴在门口正往外面瞧。
被撞个正着的于莉手足无措地连忙解释,“不好意思,我不是有意偷听,只是实在忍不住好奇心。”
杨观笑道:“没事,又不是什么机密。我们保卫科平时就是这些鸡零狗碎的杂事,让你见笑了。”
于莉抿嘴一笑,“我倒觉得挺有趣的。”
“哈哈,你这心态,如果干我们这行,一定大有作为。可惜,保卫科不招女性,不然真考虑把你拉进来。”说到这,杨观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上次见面,跟你提过解决工作的事,你今天来,不是特意为了这个吧?”
于莉脸微微一红,“我在家呆得闷了,进城散散心,那事,不必太急。”
事实却不是这样。
于莉那天回去后,对家里人隐晦地说了闫家做事龌龊,不适合,她要放弃。
父母也比较支持,毕竟还没正式过门就让女儿受欺负的家庭不可取。
但对她后来说的杨观答应可以帮她在城里找个工作表示相当怀疑。
如果不是知道杨观是轧钢厂的保卫科科长,身份不俗,当场就会认为女儿遇上了信口开河的骗子!
但即使这样,也觉得杨观可能只是花言巧语讨女儿欢心,不会是为了馋她身子吧?
在城里安排一个工作给农村户口的人并不容易,无缘无故的,凭什么!
如果杨观想娶女儿过门那是皆大欢喜,就怕他始乱终弃。
他们不认为自己的女儿配得上现在的杨观。
所以,有意无意以调整身心之名,将于莉拦在家里。
于莉这次,是偷偷跑进城的!
【有人看吗?如果没人看就算了,gg了这本书,有人看投个鲜花评价票谢谢!】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