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老太太的伙食可没那么差,平时吃的肉并不少。”人群中有人报料。
聋老太太立刻不满地向发声之处望去,大声嚷道:“那要怎么了,我一个快要入土的人,吃一顿少一顿,就不能多吃点肉?那可是人家自愿送来的!”
直面杨观她有点发虚,即使刚才被点名数落,也不敢有太多表示。但其他那些邻居还有什么好怕的,不立刻怼回去,就浪得大院定海神针这一虚名了!
确实,平时她吃到的肉,大多数是来自左邻右舍的施舍。
四合院居民整体上清贫,但共有二十来户,隔三差五总有那么一两家会吃上一顿肉,通常也不会忘记给她送一份。
而且,她日常伙食由一大爷家负责,易中海一个月工资九十多块,生活条件高于大院平均水平,吃肉的次数自然更多一些。
还有,以前傻柱偶尔也将从食堂顺回的肉菜送她一份。
林林总总算起来,单论吃肉次数,聋老太太在整个大院里数一数二,比起趴在傻柱身上吸血的贾家也丝毫不差,但吃相却要好看得多。
杨观没有理会聋老太太的作妖,在台上故意问道:“聋老太太是自己吃,还是有人负责她的伙食供应?”
易中海只好低声回道:“平时是我家负责的。”
“那她每月的十块钱是交给你家了,还是你家纯粹好心?”杨观继续问道。
易中海脸上一热,纯粹好心,怎么可能?
他家即使收入高,也不能长期这样造。
除了每月的十块钱之外,聋老太太的粮油票等也一并交给了易中海家,而且,还私下承诺,他日百年之后,留下的房产也时易中海继承。
不过,易中海平时刻意淡化这些情况,以至于不少邻居都以为他孝敬老人,助人为乐。
聋老太太得了实惠,对他这种行为也不计较。
现在,被杨观这样当众一强调,他高大的形象必然会受到影响。
易中海嗫嚅道:“我家……平时可没有亏待老太太,你也知道,一个月十块钱,一个人吃喝下来也剩不了什么,我家伙食并不太差,自己吃什么,老太太就吃什么,而且,她的日常起居,也是我家在照料……”
单从这一点来看,易中海是不心亏的,不过要排除掉聋老太太过世后房产的继承。
加上这个条件,大把邻居抢着要照顾聋老太太。
另外,他还有意营造了无偿照顾的助人为乐人设。
被杨观蓦然当众一问,心里未免有点打鼓。
杨观打断道:“这样说来,聋老太太平时日子过得应该还不错,但她为什么还见不得人好,有人吃肉就上门讨要呢。”
易中海忙帮忙解释,“并不是这样,平时一般是有人偶尔吃顿好点的,主动给她送去,不送,她也不过问。”
“这样啊,但今晚的情况可不像你说的。”杨观正色道。
易中海额头开始冒汗,硬着头皮回道:“可能、可能是你做得太好吃了。”
杨观哑然一笑,“这么说来,还要怪我哦?”
易中海窘迫不堪,讪讪一笑,不知该怎样回答。
而聋老太太面对杨观的接连发难,也颜面大失,干脆埋头装聋作哑。
片刻后,杨观又说道:“聋老太太还说,整个大院优先孝敬她是规矩,我想问问大家,究竟有没有这回事,规矩又是谁定下的?”
三位大爷连忙表示否认,“断然没有这回事,谁会明文定下这样的规矩?平时大家都是自发的,绝没有人勉强!之前她可能心急了,一时说差了嘴。”
这种行为可以心照不宣地做,甚至还能成为尊老爱幼的美谈。但一顶强迫的大帽子扣下来,有着杨观强调的原则在先,三位大爷都表示自己戴不起。
杨观点点头,“既是这样,倒也不好多说什么。”
顿了顿又面向众人,“大家都听到了,聋老太太有五保待遇,也通过她自己的条件交换,有专人照顾。日子可能不算很好,但也绝没有那么难过。”
“当然,你们要表示自己的一份好意,平时对她多加照顾,这种精神是值得鼓励的。大家但凭自愿,量力而行吧。”
“如果有人一定要把大家的这种好意定成规矩,那就强人所难了,我觉得这种行为应当杜绝。”
“聋老太太如果真的觉得日子过得太苛刻了,完全可以向政府反映,提高待遇嘛,而不应该将这种义务强加在邻居头上。”
“我今天说的就是这些,谁有不同意见,欢迎畅所欲言。”
四周一时鸦雀无声。
刘海中与闫埠贵同见状,只好带头鼓掌。
紧接着,全场掌声爆成一片!
来源4:feilu